宋李成小寒林图
【名称】宋李成小寒林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辽宁省博物馆藏
【简介】
绢本,墨本,纵:40厘米,横:72厘米。
此图近景画坡陀上生有松树数株,松干挺直,枝杈虬曲多姿,林木笼罩于烟霭雾气之中,其后为平远景色。前隔水有行书“李成小寒林图”题识,接缝处钤有宋高宗乾卦印,画心处有明纪察司半印,前后有梁蕉林收藏印多方。《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小寒林」轴(本院藏)是幅能代表李成风格的作品。描绘近处小土丘,上有寒林杂木耸立,坡石下有游人行走於荒径,树后一片平野河渚,有飞鸟渐飞渐远。
李成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常以北方山水为其绘画对象,所画内容有寒林雪景、山水沏泽,观者如入平远险易之境。“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是其绘画的主要特点。宋代书法家米芾对李成的画推祟备至,认为李成虽然师从荆关,但是没有一笔是与老师相似的。苏轼有诗云:“缥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东坡先生诗》卷十二)。《圣朝名画评)上说:“成之命笔,唯意所到,宗师造化,自创景物,皆合其妙。”
《小寒林》图的近处是山涧,涧水不深,有人相互扶助着涉水而过。四周山石间杂树丛生,郁郁葱葱;远处山峦耸峙,隐现在烟云中的寺庙殿堂,屋脊犬牙交错。尽管此图为后世摹本,但也能反映李成山水画的气势和风貌。画山石多用披麻皴,重于勾擦和渲染,“皴擦甚少面骨干自坚”;画树干用线勾,色淡,由山石的深色衬出,画树叶多用点虱法,浓淡得宜,疏密有致,不过,此图不用蟹爪画法(也是摹本的缘故)。此图与其他的诸如《晴峦萧寺图》的“寒林”之作还有所区别,严格说来,称之为“小寒林”是不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