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火箭筒
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发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发射火箭破甲弹,也可以发射
火箭榴弹或其他火箭弹,用于近距离打击装甲目标、杀伤人员有摧毁工事等。火箭筒一般由
两名士兵或单兵使用,多采用肩杠式发射,也可以跪射或卧射。在形形色色的反坦克武器
中,火箭筒由于其诞生年代早、破甲效能高,加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一直被各国
陆军当作反坦克的重要武器之一。
经典战例
在举世闻名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火箭筒大逞其威,发挥了相当大。知西奈战线,当以
色列第190装甲旅的坦克向西奈沙丘群快速推时时,埃及步兵在沙丘上隐蔽得并不巧妙,以
色列指挥官和坦克乘员,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与沙丘色彩异样的黑点,然而,他们过分大
意,把这些黑点当作树根,毫不警惕。
待到他们辨清是人时,为时已晚,仅仅3分钟,就被击毁了85辆坦克第190装甲旅全
军覆没。原来,埃及军队早已在此部署了43具AT-3‘萨格尔’(Sagger)步兵反坦克导
具RPG-7反坦克火箭筒。难怪,外国军事家把1973年10月6日这天称为*坦克败给步兵之
日”。
西奈沙漠反坦克战,大大提同了反坦克火箭筒的地位。对此,美刊进行了专门报道:
“戈兰高地战斗中,叙处亚步兵隐蔽在石墙后面,用火箭筒给以军装甲部队重大打击”。
“在西奈半岛作战初期,埃及步兵在‘萨格尔’反坦克导弹部队的支援下,采用了与叙利亚
步兵同样的战术,击毁了以军不少坦克。
再次证明,反坦克火箭筒在隐蔽的步兵手中,是对付敌装甲突击最有效的反坦克武
器”。
在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的小分队,正是靠着灵便的火箭筒,击
伤了苏军一辆T-62式中型坦克,使这辆当时最先进的新型坦克,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诞生与发展
反坦克火箭筒自诞生以来,走过了50余年的历程。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出现
了独具特色的三代“成员”。
第一代: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研制的“巴
祖卡”(Bazooka)纯火箭型火箭筒,它的形状很象一种名叫“巴祖卡”的长号(乐器),
因此得名。“巴祖卡”火箭筒,不仅蜚声于北非战场,而且一开始,就有好几百具运生前苏
联,并投入战场使用。另一类型是1943年德军装备的“铁拳”(Panzerfaust)无坐力炮型
火箭筒。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都配有机械式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为100~250米,垂直
破甲厚度达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7~82千克。
第二代:形成于60年代。60年代是反坦克火箭筒篷勃发展的时期,各国装备了30多
种型号的火箭筒,如美国的M72式,苏联的RPG-7等。其中,苏联于1962年开始装备的
RPG-7型火箭筒,是世界上第一种无坐力和火箭增程结合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在第四次
中东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以色列军队损失的近1000辆坦克,有25%就是被RPG-7
型火箭筒击毁的。
第三代:发展于80年代。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第二代反坦克火箭筒纷纷加以改
进,出现了第三代反坦克火箭筒。如“蝮蛇”(Viper)式、RPG-7B、*阿皮的斯”
(Apilas)、“铁拳3”、“丘辟特AC300”(Jupiter)、AT-4等等。
俄罗斯的RPG-7B,就是苏联RPG-7的最新改进型,通过改进,成了现今世界上较先
进的反坦克火箭筒。目前,世界上最新式的反坦克火箭筒,则要数美国研制的AT-12T轻型
反坦克火箭筒。这一火箭筒,装有串联战斗部,能穿透95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和主动式反
应装甲,很有希望成为跨世纪的反坦克火箭筒明星。
性能与原理
反坦克火秀筒由火箭弹和发射箭两大部分组成。火箭弹是发挥威力的战斗部,而带瞄准
镜的发射筒,则通过射手的瞄准赋予火箭弹以一定的射向。火箭弹是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非
制导弹药,一般由战斗部、引信、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等组成。由于弹头靠火箭发动机的
反作用力推进,发射筒不承受任何压力和后坐力,自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至于目前世
界上的多数反坦克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发射筒兼包装筒,发射后扔掉了事,这样有利于
步兵轻装战斗。再说火箭筒是近距离攻击武器,靠的是“一锤子买卖”,打得上便罢,一旦
打不上,想打第二发也来不及了,这也是火箭筒多采用一次使用型的原因。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诚然,反坦克导弹、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对
坦克破坏力大、摧毁率高。但是,反坦克火箭筒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例如:造价便
宜,容易大量生产;轻使灵活,易于隐蔽机动;射程近,易完成其他反坦克武器难以完成的
射击任务;等等。正是由于火箭筒具有这些优点,目前世界各国陆军,都将它列为了重要装
备。其主要的种类和性能见下表:
国别名称口径(mm) 速度(m/s) 有效射程(m) 战斗全重(kg) 破甲厚度(mm)
————————————————————————————————————————
俄罗斯 RPG-740300300~5009.3320
俄罗斯 RPG-18 64114200 4280
美国 M72A266150200 2.4300
美国 “蝮蛇” 70290250 4.07 400
法国 “阿皮拉斯” 112 295330 9720
法国 “丘辟特”AC300 115 275330 11 800
德国 “弩箭300”67220300 6.3400
英国 “劳80” 94331500 8650
以色列 B-30082275400 8400
未来展望
由于坦克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复合装甲的出现,现装备的火箭筒,一般只能击穿
坦克的侧装甲和后装甲。因此,如何改进反坦克火箭筒,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是各国十
分关心的问题。军事专家认为,未来反坦克火箭筒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增大有效射程。主要是采取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办法。如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国,
都研制了发射增程弹的火箭筒,俄罗斯的RPG16型火箭筒,直射距离达800米;法国的
APX75毫米火箭筒,有效射程达550米;瑞典的M2550型84毫米火箭筒,射程达700米
(原为450米)。其次是采用新式瞄准具。如德国提出了增程“铁拳3”的方案,该方案就是
在原有武器上加装制导组件,即在击发装置上安装由激光器和6倍瞄准镜组成的瞄准具,击
发装置下方安装两脚架以提高瞄准和发射的稳定性,从而使其射程增大到800米(原来射程
为300~400米)。
(2)提高破甲威力。对于反坦克火箭筒威力的要求,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认为,火箭筒
应具有击穿下世纪初可能服役的任何主战坦克前装甲的能力。采取的措施是:把空心装药破
甲弹的弹径,由过去的70毫米左右,增大到90毫米以上。如法国研制了弹径为105、
108、115、120及150毫米的火箭弹,破甲厚度可达500-900毫米以上,这相当于反坦克导
弹的威力。大多数中、小国家,也都主张发展大口径火箭筒。
(3)提高命中精度。火箭筒的命中精度,与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和瞄准具有关。因此,提
高命中精度的主要方法是:加快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增加火箭弹的推力,以缩短飞行时间。
目前,世界上新研制的火箭筒,大都采用快速燃料装药,弹速可达300米/秒左右,在300
米距离上,命中率高达80%左右。其次是改进瞄准具。过去,一般采用简单的机械瞄准具。
现在,改用由叠像式测距仪和电子提前量测定器组成的光学瞄准具,可在较远距离上(500~
600米)命中目标。英国还采用装试射枪等办法,帮助提高命中精度。
(4)减轻射手负荷。为了减轻火箭筒的重量,除简化火箭筒结构外,主要是在材料上,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主要办法是:采用纤维增强塑料
或玻璃钢发射管和塑料、铝合金材料的瞄准具;发射管兼作包装筒一次使用。比如,经过改
进后,英国的弹径94毫米火箭筒,战斗全重仅8千克;法国的弹径150毫米火箭筒,战斗
全重也只有14.5千克;美国的M72A2火箭筒,仅有2.4千克,可由单兵肩扛,进行立、跪
或卧姿射击。
(5)保持低廉造价。目前,世界上新研制的口径为70毫米一次使用型火箭筒,每具价格
1000美元左右;口径90毫米以上的,每具约2000美元,仅相当于一发120毫米反坦克炮
弹的价格,利于大量装备部队。在反坦克作战中,可给步兵每两人(甚至每个人)装备一具。
(6)确保射手安全。现在世界上新研制的火箭筒,都强调由过去主要使用火箭弹,发展
为可装配多种用途的弹种,如破甲弹、杀伤弹、烟幕弹、毒气弹等,以确保射手安全。如法
国吕歇尔公司推出的LRA89反坦克火箭筒,既能发射反坦克装甲火箭弹,又能发射反步兵杀
伤弹,还能发射体现战术欺骗意图的烟幕弹。即将问世的新式AB92反坦克火箭筒,又比
LRA89的性能先进了一大步,军方称它作AETTA通用反坦克火箭筒。除此之外,还将继续采
用快速燃烧无烟推进剂来增大安全系数。如德国的“弩箭-300”型反坦克火箭筒,发射时,
无光、无烟、无后火焰,响声小,夜间发射不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