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哈同

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1931年6月19日)是近代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

1851年,哈同出生于巴格达。1856年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1872年只身东来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1886年与一名中法混血,笃信佛教的烟花女子罗迦陵结婚。1887年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特别在开发经营南京路时获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04年开始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哈同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

哈同创建了中国最繁华的一条路,上海的南京路

哈同遗产案是上海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巨额财产继承纠纷,持续时间长达16年(1931年—1947年)。

起因

1931年6月19日,上海的犹太裔房地产大亨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1931年)在爱俪园病故,留下高达一亿七千二百万元的巨额遗产,包括地产460亩,房屋1300幢,以及价值百万英镑的珠宝。哈同夫妇没有亲生子女,由哈同领养了11名外国孤儿为养子女,均从父姓,他们是:

大卫·乔治·哈同

罗弼·维多·哈同

路易·哈同

飞利浦·罗斯·哈同

李华·哈同

娜拉·哈同

马特兰·哈同

麦泼尔·哈同

达芬尼·哈同

爱茉莉·哈同

伊佛·哈同;

罗迦陵则领养了9名中国孤儿为内侄子女,均从母姓,他们是:

罗友良

罗友兰

罗友三

罗友启

罗友仁

罗友翔

罗馥贞

罗慧秀

罗岫梅

罗转坤

罗补乾

哈同的遗嘱规定遗产由中国籍妻子(中法混血)罗迦陵继承,罗迦陵死后养子女、内侄子女每人10万元,剩余部分乔治得70%,罗弻得30%。仅罗迦陵缴纳的遗产税就达1800万元。有2名自称哈同近亲的伊拉克人要求分遗产,被法院驳回。

1941年10月3日,罗迦陵也去世,但其留下的遗嘱与哈同遗嘱有很大出入:总管家姬觉弥得到400万元,捐给中国政府950万元,余款分给养子女和内侄子女。于是引发旷日持久的哈同遗产案。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霸占爱俪园,劫走财物3400万元。后来,乔治和罗弻达成和解契约,承认第一遗嘱合法,第二遗嘱仅捐献政府部分有效,并另给罗友三等若干遗产。1947年,上海地方法院根据这一和解契约审理结案,平息了长达16年的遗产纠纷。上海市政府又多次提出征借爱俪园。1949年,乔治逃往香港。不久,新政府征用了爱俪园,在原址上建造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