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
物种名称白尾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英文名:White-talied Sea Eagle
别 名:黄嘴雕 芝麻雕
外形特征体大(85厘米)的褐色海雕雕。特征为头及胸浅褐,嘴黄而尾白。翼下近黑的飞羽与深栗色的翼下成对比。嘴大,尾短呈楔形。飞行似鹫。与玉带海雕雕的区别在尾全白。幼鸟胸具矛尖状羽但不成翎颌如玉带海雕雕。体羽褐色,不同年龄具不规则锈色或白色点斑。虹膜黄色;嘴及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响亮的吠声klee klee-klee-klee,似小狗或黑啄木鸟叫声。 分布范围:格陵兰、欧洲、亚洲北部、中国及日本至印度。
识别特征头顶、后头、耳羽、后颈淡黄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斑纹,尾上覆羽杂有白斑;颏、喉部淡黄褐色,胸部淡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淡色羽缘,其余下体褐色;飞羽黑褐色,翅上覆羽褐色,具淡黄褐色羽缘;尾较短,呈楔状,颜色为纯白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具褐色斑;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跗和趾黄色,爪黑色。
种群现状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亚种为不常见季候鸟,见于华中及华东的多种栖息环境如河边、湖泊周围及沿海。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周围,可能在中国东北的其他地区还有繁殖。有越冬在贵州草海、南西北部及江西鄱阳湖的记录,近年来北京附近每年有少量越冬个体出现。
生活习性显得懒散,蹲立不动达几个小时。飞行时振翅甚缓慢。高空翱翔时两翼弯曲略向上,
分布范围栖息地及习性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口、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区以及某些岛屿。繁殖期喜欢在有高大树林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及河流地带活动。非繁殖季节,有时可离水很远,活动于草原或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上。白天活动,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各种鸟类以及中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
生长繁殖每年4-6月份繁殖。营巢于海岸的峭壁或湖边、河岸附近的大树上,巢的位置距地面较高。巢多呈浅盘状。每窝产卵2枚,卵短呈椭圆形,色白而光滑无斑,也有的带较浅的黑褐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