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菱堡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位置红菱堡镇位于苏家屯区西南部,距苏家屯城区13.5公里,东与林盛堡镇、十里河镇为邻,北与八一镇接壤,西与永乐乡相连,南与辽阳市灯塔县交界。沈大高速公路及其铺道从镇东穿过,北沙河和矿生活区铁路线西拐南下,红永公路贯穿全镇,红菱煤矿生活区红阳三矿生活区座落在境内的北沙河畔[1]。

镇情概况红菱堡镇属于平原地带,地面土质肥沃,盛产优质稻米,年均13000吨以上,地下煤炭丰富,年产90万吨,储量1.1亿吨,全镇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耕地35860亩,其中水田22620亩,粮经比例73:27。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居民9868 户,总人口29248 人[1]。

行政区划红菱堡镇人民政府驻红菱煤矿生活区。辖南红菱堡、北红菱堡、张良堡、泡子沿、黑林台、宛庄、佟小台、宋大台、烟台9个行政村和红菱、红阳两座煤矿生活区的7个居民社区及1995年水灾后增建的红菱新村[1]。

红菱人民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农业、工业、村镇建设齐头并进,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到2001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82884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62万元;非农业总产值808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12元。

经济建设粮食自给工程1996年开始,红菱堡镇承担了由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立项,经沈阳市财政局、苏家屯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粮食自给工程辽宁省浑河示范项目区”建设任务。在境内长达6公里的“红永公路”沿线及沈大高速公路铺道两侧修筑“槽灌”,建成1.1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区。该项工程投资43704万元,北红菱镇、泡子沿、新庄、黑林台、南红菱镇、张良堡6个村受益。

结构调整促使传统农业迅速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转轨,解决农民增产难增收的问题,红菱堡镇以示范引路,点面结合,进行多项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原来播种玉米、高梁的4700亩旱田开发成栽培西瓜、香瓜、苹果梨、芝麻、棉花、药材、棚菜等高效经济田,利用当地资源种养并举,据有关资料统计,全镇曾有存栏猪羊牛1.9万头,家禽26.5万只,养殖水面830亩,肉蛋产量5000余吨,各村有其专业特长。

棚菜专业村—小台村,全村大棚种植面积350亩,家家有大棚,培育的美国“西芹”坐家批发,引来各路客商,不仅打向大连、黑龙江等东北市场,还跃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每年大棚收入人均3000元。

鱼米之乡—黑林台。黑林台位于红菱堡镇的西边,红永公路从村中穿过,村中大部分土地种植水稻,黑林村产的大米营养高、口感好,在全镇有名,村中有水面260亩,养鱼年产240吨。该村耕地面积5573亩[2]。

经济发展到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400万元,年均增长9%,其中,一产业增加值7600万元,年均增长6%,二产业增加值39600万元,年均增长10%,三产业增加值15200万元,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199万元,年均增长10%;人均收入5500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入7200万元,年均增长10%。

该镇不断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注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保护农民切身利益。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效益型农业规模不断加大。完善和巩固了费税改革成果。认真分析各村状况,在种植结构调整、富民小区建设、农业订单项目、发展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上均取得较大成绩。截至2005年,落实了2万亩订单水稻,3000亩经济作物,3个养殖小区。植树造林120亩,生猪饲养量2.5万头,肉鸡饲养量58万只,蛋鸡饲养量30.7万只,标准化种植生产面积2.6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个,分布在南红、宋大、烟台村,无公害生产面积1.2万亩,水稻单产600公斤。完成了土地延包工作。由于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认真落实税改政策,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05年2月,全镇已成立了养鸡协会、蔬菜生产协会、优质米生产协会等7个农产品经营协会。经济人队伍达80人。其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农业生产整体水平大大提高[3]。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9058.93万元,年均增长18%,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2239.88万元,年均增长12%,二产业增加值76246.42万元,年均增长18.5%,三产业增加值30572.63万元,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320.49万元,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入11595.67万元,年均增长12.21%;人均收入9692.88元,年均增长15.25%。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 电视、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明显改善[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