啯噜
啯噜是自清朝乾隆以后在四川社会中出现的以劫夺谋生的异姓结拜团体;啯噜具有分散性,各群之间没有联系,并在陕南、湘鄂西、贵州、云南等地活动。他们的成员被称为啯噜子。
这些游民团伙平时在各州县场市,或偏僻的道路地区、或在江、河、湖上,带刀抢掠民间财物,并从事赌博、杀人、放火、强奸等各种犯罪活动。啯噜并无严密组织、章程,也无政治目标和组织信仰,即或参加了白莲教起事等反清斗争,也不能看看作反清组织或农民起义军。
啯噜被许多史学家认为是是哥老会的前身,是与外地传入的天地会而逐渐演变而成的。
即便在乾隆朝,四川出现了新的黑帮组织:“啯噜子”,他们“美衣甘食,昼赌夜淫”。
雍正末乾隆初,四川境内“啯噜子”活动日益增加。从现有文献和档案资料上看,啯噜的出现大约在乾隆初年或更早一些,最初主要在四川重庆一带活动,其成员多为穷苦的青少年。后来,由于湖广、江西、陕西、广东等省流民大量涌入四川,便在流民中出现一种武装集团,同四川本地的所谓“流氓恶少”相融合,形成了“啯噜”这种秘密会党。
到乾隆八、九年时,已经引起清政府地方官吏的关注,其后不断有关于啯噜的事件,上奏朝廷。现存清档中有关啯噜的记载,最早一件是乾隆九年御史柴潮生所奏:
“四川一省,人稀地广。近年以来,四方流民多入川觅食。始则力田就佃,无异土著。后则累百盈千,漫成游手。其中有等桀黠强悍者,俨然为流民渠帅,土语号为啯噜,其下流民听其指使。凡为啯噜者,又各联声势,相互应援。”
乾隆十二年云南提督潘绍周也奏称:“臣前在四川松潘总兵任内,每闻川东、川北一带,向有外来游匪,名为啯噜子,酗赌抢夺,结党行横,莫可谁何。”并具体提到在重庆马鬃咀地方拿获啯噜子17人,綦江县拿获啯噜子8人,江津县拿获啯噜子30余人。当地啯噜的活动,主要是抢劫。潘绍周提到,同年五月十四日,有民人夫妇过江北咀伍里关时,遇啯噜子10余人拦劫。将男子捆缚,抢去妇人衣服、首饰,并将头发割去,然后逃往华银山。又有永川县叔嫂二人路过双石头桥时,遭到啯噜拦劫,将其嫂扛抬至桥下强奸致死,然后亦逃往华银山。
乾隆十四年,四川提督岳钟琪奏报,四川境内有奸民名曰“啯噜子”,系“各省游食之人,成群结党。始则白昼聚赌,黑夜为盗。继则羽翼繁多,至有一人为首,其党或数十人、数百人者,亦有本省之徒附入其中,遂至恶焰四炽,通省各府州县以及乡村市集,无处无之。聚赌打降,抢劫强窃,播散流言,惑愚吓懦,种种不法,无弗敢为。甚至奸污妇女,焚毁实庐,不一而足。乡里良民,畏之如虎。”对于官兵的剿捕,则加以抵拒。“遇有追擒救护,辄出刀矛器械,公然拒捕敌官,颇不乏有杀伤兵役,放火报仇之事。”
乾隆十五年四川总督策楞也奏称,啯噜“东飘西逐,三五成群,或者劫掠于乡场,或强梁于市肆。美衣甘食,昼赌夜淫。既无一定之行踪,亦鲜久聚之伙类。所有随身铺盖,且不肯自为取携,到处奸拐幼童,代为背负。”
组织演化道光、咸丰年间,四川主要黑社会组织叫“哥老会”。哥老会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个难解之谜。目前学术界对哥老会起源的结论,大体上有两种说法,即郑成功创立说和啯噜演化说。但啯噜演化说占据了主流地位。其时,当川江上的穷苦水手、纤夫加入啯噜以后,由于受到当局的查拿,便沿川江顺流而下,来到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等省。由于与沿途各地秘密结社组织的接触,逐渐从移民的武装集团向秘密会党转化,而逐渐发展为哥老会,在四川又称为“袍哥”,在长江中下游则称为“红帮”。
从啯噜到哥老会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是在道咸年间秘密社会大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是在天地会、边钱会和青莲教的影响下,促成了啯噜向哥老会的演化。
1853年曾国藩创办湘军后不久,就出现了哥老会的名称。1858年曾国藩草拟的湘军营规中,曾提到“禁止结盟拜会:兵勇结盟拜会,鼓众挟制者严究;结拜哥老会,传习邪教者斩!”
左宗棠在招募、训练楚军时也在《行军五禁》中规定“严禁军营结拜哥老会。”他在一件奏片中也说,“近年江、楚之间,游勇成群,往往歃血会盟,结拜哥老会,又号江湖会。臣于咸丰十年成军时,严禁各营不准收用此等游勇,并谕禁勇丁不许蹈此匪习,犯者立正军法。” 哥老会作为一个秘密组织,在被发现之前,肯定已经存在。从哥老会内部秘籍《海底》的内容判断,大约在道光末年,哥老会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