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柏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哈柏法(英文:Haber Process,也称Haber-Bosch process或Fritz-Haber Process)是透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NH3)的过程。

氮气及氢气在250个大气气压及摄氏450-500度,通过一个铁化合物的催化剂(Fe3+),会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氨气。在这个情况下,产量一般是10-20%。

N2(g) + 3H2(g) → 2NH3(g)

ΔHo,反应热为-92.4仟卡/莫耳

选择高温的条件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但因为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此条件下平衡后的产率反而较低温时为低。

历史

这个实验首先在1908年由弗里茨·哈伯进行。于1910年,Carl Bosch于德国化学公司BASF工作时,成功把这个实验商业化,使之符合成本效益。这个实验最早期于1911年被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之前,德国要制作氨气需要从智利入口硝酸钠,但由于战争使其供应不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