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珠
张珠(1885~1954年),又名振亨,字汉广,广东新兴县勒竹区永安村人。少年靠卖柴和替人做短工过活。20岁随乡人到新加坡做药材工。十多年后,在当地购买十多亩山地从事橡胶种植业,及后,与同乡侨胞合股在新加坡督亚冷开设公益号米油杂货商店。1927年,张珠从荷兰籍人手中购买了一所锡矿,集资进行开采,名为广益锡矿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便获得厚利。不久,他被选为马来亚赈济委员会副主席、怡保埠商会会长、中华抗日救济总会怡保分会主席。
张珠关心家乡,投资发展工商业。1928年在新兴县城东街开设吉祥泰号商店,装配发电机发电碾米和店内照明,另开设广祥号布匹杂货店l间。1934年,在县城模范路(今解放路)兴建两层楼的店户10余间及珠光戏院1座;在城南门口(今中山路口)建茶楼l座;在广州开设广益号米店l间。
1932年,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日军时,张珠在马来亚发动当地侨胞组织抗日后援会、赈灾会,并捐助10多万元(坡币)回新兴支援抗战。1934年,张珠在筋竹区永安村村背及走水岭一带山地开荒种植油桐,并与侨胞廖芳等捐资回乡在筋竹兴办得霞堡小学、兴建新兴中学南楼宿舍和中山公园音乐亭。1936年夏,国内外掀起抗日捐献热潮,张珠在新加坡捐献3万元(坡币)回乡。1939年后,日机多次轰炸新兴县城,张珠捐资2万元(坡币)汇寄回县,并发动新加坡华侨和港澳同胞捐献一批器械药物回国,在县内组织新兴县非常时期救济委员会,开展救济赈灾活动。1942年春,日军进犯新加坡,战祸迫近马来亚怡保埠,他把家属送往澳洲,把矿区器械设备深埋坑道,灌水淹没封闭,不为敌人经营利用,然后只身回国,暂居新兴城。1938年7月,张珠被推举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兼任广东省政府参议员、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张珠回新加坡,重操旧业。曾任吡叻新兴会馆会长。1954年0月在马来亚怡保埠病逝。终年70岁。
江阴市“十佳”校长——张珠从教三十五年来,一直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1998年担任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校长,2000年兼任江阴市轻工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具备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力于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改革,带领全校师生坚定不移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特色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骄人的业绩。近几年来,学校在现代化建设上共计投入3000万元。高考成绩连续六年名列无锡大市新增省重点中学第一名,中考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学校现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在无锡地区享有较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