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宋真宗赵恒

赵恒

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没有出来。僧人却奏告说:“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太宗说:“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说:“我刚才见站在寿王门前的3个仆人,他们都具有日后成为将相的器度。仆人尚且如此,他们的主人自然更高贵了。”于是,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也能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赵恒后又听信王钦若的谗言,怨恨寇准迫使他亲征,冒—了风险,撤掉了寇准的相位,信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人为相,伪造“天书”,封禅泰山,祀汾阳,提倡佛、道、儒教,大搞迷信活动,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政治腐败,社会矛盾趋于尖锐。

公元1021年,赵恒起病。第二年2月,病重,戊午日,命太子继位,不久死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赵恒死后的庙号为真宗。

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

宋真宗也是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劝学诗》等。

家庭妻章怀皇后潘氏

章穆皇后郭氏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

宸妃李氏

淑妃杨氏

昭静贵妃沈氏

子女子

温王赵褆,早亡

悼献太子赵佑,母章穆皇后郭氏

昌王赵祇,早亡

信王赵祉

钦王赵祈,早亡

仁宗赵祯,母宸妃李氏

惠国公主,早亡

升国大长公主,初入道,号清虚灵照大师。母宸妃李氏

前任

父亲宋太宗赵光义中国大宋皇帝(北宋)

998-1022 继任:

六子宋仁宗赵祯

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二、现代人物赵恒,1967年12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书法师承祖传,从四五岁开始习书,先由欧、黄入,继临汉隶、魏碑、颜、柳、赵和二王之书。作品曾入选“全国青少年金石书画家作品展览”,在国内和日本进行巡回展出,并被日方收藏。作品曾荣获军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法展”一等奖。1997年以来,先后有十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单位收藏。中国书协副主席刘艺先生曾评价说,“在我所见到的青年书法家中,赵恒的书艺很具个性,很有特点,一点一划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天然的风采,既似行云流水,又有磅礴大势;遗风中更显个性,艺术中更见生命。”

赵恒即将出版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协主席旭宇先生为此题写了《赵恒书法作品集》几个大字。中国书协副主席刘艺、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题了词,省书协范硕、杜锡瑞、任桂子、熊基权、陈茂才等几位副主席也都题了词。

赵恒现为河北省书协会员,省直书法家协会理事,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河北省书画艺术中心河北广源书画院副院长,广西珠城书画院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网》副站长,《中华艺术观察网》副站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