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宁波市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郭旭,男,副主任医师,现任宁波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198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曾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上海长征医院及解放军显微外科中心进修。从事矫形外科专业及骨关节损伤康复19年,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各种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病、骨盆旋移症、手外伤康复。骨与关节损伤、骨关节病、腰椎病及四肢骨折、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各种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如: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老年痴呆、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康复。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康复医学、康复高新科技的理论与应用。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项, 有2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姓名: 郭旭
性别: 男 民族: 汉
党派: 民盟 出生年月: 1922-5-1
籍贯: 昆明 出生地: 昆明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职务: 无 专业职称: 正高级
研究专长: 语言学 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所在地区: 昆明
所属系统: 教育系统
1946年毕业于国产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历时四十多年,一贯尽心竟力,矢志不渝。曾任教授、副系主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等职,教英语专业高年级及研究生课程,受到同行及学生好评,先后培养出大批外语人才,遍布云南省各地,担任中学、大专院校外语教师及翻译人员,为改变云南外语落后状况做出积极贡献。在国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兼职有:云南省副教授、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三届,云南省外语学会副会长,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在此期间,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在昆做学术报告数十次,组织全省学术论文交流,兴办多期英语托福班,长期为出国人员培训外语,指导全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主编《中学生英语带读实验教材》一至十周,《初中英语听力与口语训练》一至三册附录音带、云南教育出版社及香港文达出版公司出版,在中学及大专院校推广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Don H..Parker 博士编写的SRA Reading Laboratory取得显著成绩。通过以上大量工作,对推动云南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术的交流,翻译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986年应邀作为访问研究员赴美与麻省州立大学协作译云南海上数民族民间文学选为英文,书名“South of the clouds_Tales from Yunnan”,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美国西雅图及英国伦敦两地发行。主编《当代英汉词典》(109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译英国弗·活尔夫小说《达罗卫夫人》1981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编写《最新英文科复习指导》1995年香港长城图书公司出版,以及其它多种译文及著作。
主要研究方向:
编写中学口语听力训练及速读实验教材促进云南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引进美国先进教材SRA Rdading Laboratory 在中国大中小学校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介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到西方;主编当代英汉词典。
主要研究成果:
外语教学及英汉、汉语翻译
代表性成果:
与美国麻省洲立大学教授米乐山合译云南少数民族传说、故事、神话为英文,书名“SOUTH OF CLOUDS-TALES FROM YUNNAN”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美国西雅图及英国伦敦两地发行主编:“当代英汉词典”,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获奖成果:
2002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教授男,1971年2月生。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历: 1988年9月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1992年9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9月直接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1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由国家教委公派(受日本国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国金泽大学人间机械工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9月回国。2001年4月被评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副教授。2005年4月被评聘为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年6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多学科耦合系统结构优化、纳米力学以及仿生结构优化的探索性研究。发表SCI论文20篇,被他人引用百余次。是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以及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协会会刊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的特约审稿人。
作为第二完成人分别获得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5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完成人之一获得2005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同年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获得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并入选第二届辽宁省十大科技英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奇异最优解的研究工作受到同行广泛承认和实质性引用。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所发展的epsilon-放松算法被认为是处理奇异最优解这一困难问题的"流行方法"(popular approach)、"经典结果"(classic result)和"先导性工作"(pioneering work)。自提出以来不断"被许多作者以多种不同方式加以推广" (has been extended by many authors in many ways)。作为第二完成人(共三位完成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已通过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已作为建议授予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向社会公布。
在纳米力学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Cauchy-Born准则对碳纳米管进行力学分析的数值分析框架,被评价为是对本领域的"unique contribution"。相关论文分别发表于固体力学领域著名期刊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以及Physical Review B等刊物上。在仿生优化领域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采用逆优化技术,成功地揭示了生物材料纳米尺度上微观结构的合理性。相关研究成果对设计高强韧仿生材料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
先后指导和协助他人指导硕博士生15名。指导的硕士论文被评为2005年度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一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多项。
1988年9月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1992年9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9月直接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1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由国家教委公派(受日本国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国金泽大学人间机械工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9月回国。2001年4月被评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副教授。2005年4月被评聘为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年6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多学科耦合系统结构优化、纳米力学以及仿生结构优化的探索性研究。发表SCI论文20篇,被他人引用百余次。是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以及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协会会刊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的特约审稿人。
演员

姓名:郭旭
性别:男
生日:1989年4月13日
形象定位:阳光男孩
身高:176CM
体重:55KG
爱好:影视表演、朗诵、主持
经历:
参与中央电视台影视部20集电视连续剧《芝麻开门》拍摄(饰张天);
参与中央电视台影视部18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拍摄;
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6集电视连续剧《非法智慧》拍摄;
参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浪淘真金》拍摄;
参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法制编辑部》栏目拍摄;
中央七套故事片:《爷俩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