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多作

勤读多为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②曰:旧说梅圣俞③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
(节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
①文忠公:即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谥文忠。有《欧阳文忠集》。②苕溪渔隐:即胡仔,宋代人,字元任,寓居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撰有《苕溪渔隐丛话》(诗话集)。③梅圣俞:即梅尧臣(1002—1060),北宋著名诗人,字圣俞,有《宛陵先生文集》。
【译文】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胡仔说:“传说梅圣俞每天都创作一首诗,春夏秋冬都从未改变过。梅圣俞的诗传遍时间,这就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写。
其他注释:术:方法。 效:应验。顷岁:不久前。倾,近来;岁,时间 乘间:乘机 术:方法 工:擅长 至者:成功的事 疵病:毛病 指擿:批评指正。孙莘老:即孙觉,字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