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加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文不加点

拼音:wénbùjiādiǎn

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对于此成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

成语的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词性:褒义词。

示例:来看下面两道考题:

经过他的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两处,将‘文不加点’看成了贬义词,与其本身意思矛盾,因此用法是错误的! 原意是褒义的

来由:“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但他为人恃才傲物,喜讥嘲权贵。曹操、刘表都接受不了他,把他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任内,读到蔡邕所作碑文,过目不忘,事后默写,一字不误。此事深受黄祖之子黄射敬佩。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黄射之请,于江夏黄祖公堂上即席作《鹦鹉赋》一篇,援笔一挥而就,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

“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援笔一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近义词:一气呵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