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庄村

1、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丘头镇周家庄村周家庄村位于河北藁城市丘头镇西南20公里处。其南接栾城县城郎村,北连丽阳村,东邻南营镇水范寨村,西与堤上村交界。全村耕地面积6606亩;总户数790户,人口3150人。村内有满族、土族等少数民族5人,其余均为汉族。该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柏油马路直接通村,有通往石家庄、藁城的汽车通过。
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杂粮为主;工副业有木器加工、服装加工、蜂窝厂等,从业人员100余人;村内拥有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大小机动车辆570辆。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4元。
全村主要街道4条,没有硬化。村内建有学校、商店、卫生所、图书室等公益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历逢一、六为集日。全村80%以上的农户有彩电、洗衣机、冰箱家用电器,有固定电话300部,手机1500部,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镇中等水平,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
2、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周家庄村周家庄村隶属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312国道以南,距乐土驿镇区约4公里。全村总人口314人,84户,有党员17名,团员21名,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包括有线电视)覆盖率为100%,全村占地面积4500亩,可耕地面积3800亩。
周家庄村隶属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312国道以南,距乐土驿镇区约4公里。全村总人口314人,84户,有党员17名,团员21名,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包括有线电视)覆盖率为100%,全村占地面积4500亩,可耕地面积3800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畜牧业与庭院经济为辅的村,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200元,村集体收入24万元,2006年被区州县党委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乐土驿镇周家庄村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广阔肥沃,农业设施完善,气候温顺,适宜棉花、番茄等特色农作物的种植,2006全村种植棉花2600亩,番茄1000亩,饲料玉米200亩,棉花种植全部采用小畦灌高产种植技术,亩均单产籽棉均在300公斤以上,推广高压微滴灌番茄示范田1000亩,亩产量在8吨以上。2007年计划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利用三年时间将全村耕地全部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种植,提高亩均效益。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牛羊育肥力度,以养殖小区专业户为载体,坚持牛羊猪禽等多业并举。2006年全村牲畜饲养总量1.1万头(只),有养殖专业户35户,其中牲畜百头(只)以上的养殖户22户,牛羊育肥达4500头(只),2006年9200元人均纯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2870元,占总收入的33%;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依托小城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该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达25户,其中运输专业户10户,2006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1820元,占总收入的20%。
新农村建设方面,乐土驿镇周家庄村按照村镇规划总体要求,该村因村制宜,确定了“分散村落式”新农村建设模式,高标准制定村庄发展长期规划和建设规划,村改造规划,村公益事业规划,先后完成了村内主干道巷道、道路闸、涵、桥、绿化林带、小渠规划及公共设施规划,制作了村庄鸟瞰图,村庄规划沙盘等,按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3、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铁杆镇周家庄村位于县城东偏北10公里处。原名“七姓庄”,因滹沱水泛,六姓改迁,仅剩辛姓,后与洪洞移民杜、刘等人合居,取共同周济之意,定村名周家庄。
4、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大邓乡周家庄村周家庄村地处襄汾县域东片,是由距大邓乡7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响应政府号召退耕还林后迁居于大邓村500米处,由国家投资222万元新建的移民新村。这里铁矿蕴藏丰富,景色秀丽,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客商投资的最佳选择。周家庄村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开发山区,搞林业和养殖业。
全村730人,户数173户,耕地面积1720余亩。下属三个自然村,产业以铁矿、选矿、运输、农产品、中药材(如生地、柴胡、远志)等为主要经济收入,其它蓄牧业为副,人均收入3200余元。在新农村建设中,周家庄村将全面开发山区,以矿、林、食用菌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拉动新农村建设,唱响“移民新村”的新贡献。
周家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五化”工程硬化路面4500余平方米,村中房屋整齐,村里树绿花红,村民倡荣树德,显现出积极、朴素、纯真、和谐的村貌。
5、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周家庄村周家庄村位于六道河镇政府北侧2.5公里,村中常住人口1018人,耕地面积412亩,山场面积4360亩,种植农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林果方面种植山楂、苹果(富士、国光)、红肖梨、核桃和少量板栗,其中山楂年产70万斤,苹果年产20多万斤,梨年产70万斤,核桃年产20多万斤;林区新种植速生杨200多亩,种植松树200多亩,另外还有国有林松树180多亩。养殖业养小尾寒羊和绵羊360只,猪年出栏360头,禽类养有柴鸡共1500多只,特种养殖獭兔,年出栏300多只。
周家庄村有品味在38的铁矿资源,有待于开发。
发展计划:1、本村果品产量居全镇首位,我们更将加大林果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果品的产量、档次及质量,发展无公害果品。2、招商引资开发矿业。3、利用本村现有的资源发展养殖业,增加养殖的种类,扩大养殖数量。
周家庄书记陈国春上任5年,退耕还林130多亩,荒山造林700多亩,修建村村通公路,硬化公路路面,修坝2300多米,新建接水工程4000多米,竣工后灌溉面积可达370亩,新修学校教室108平方米,并添置了微机等教学设施,另外还修建了幼儿园、图书馆和宿舍。
6、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沽和街道周家庄村村庄由来
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周氏由海阳县耢子山后迁来建村,取村名为羊肠埠。后因全村无外姓,改名为周家庄。
政区人口
村庄位于沽河街道办事处东北4公里,同三高速公路西0.5公里。全村有居民124户,人口381人。有耕地66.67公顷。
经济状况
2000年,村庄开始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组织群众发展奶牛、猪养殖,并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务工。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4万元,人均收入4300元。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80%的农户有农用车辆。2005年下半年,村庄安装了自来水,使户户吃上自来水[1]。
7、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镇周家庄村西港镇周家庄村辖1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06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占全镇党员总数的5%,占全村农民总数的1.1%。在这22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14名,占63.6%; 文盲、半文盲党员9名,占40.9 %;高中及以上的7人,占31.8%;困难党员4人,占18.1%;致富带头人11人,占50%。
周家庄村耕地面积1300多亩,村民大多以种田、养猪、养蚕为生。多年来,村民依赖那条狭窄的机耕道和外界联系。滞后的交通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为解决交通瓶颈,村党支部带领村干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村民参与村里建设项目评议,并由群众选出由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及村民代表组成筹备委员会对建设资金进行监管。该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共解决修路、修水库、建移民点等事情20多件,清理违章建筑5处。该村涂家埂自然村通过“一事一议”发动村民冬扩桑园50多亩[2]。
该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勤劳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村党支部的作用发挥较好,主要原因是该村的支部书记是多年的老书记,在长期的基层党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处事公道,能充分利用该村的各方面条件,带领群众致富。去年更是办事大胆,在上级的支持下,投资85万元修建了村级水泥公路6.5千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被县委评为2006年先进村级单位,成为镇的一块样板。
8、山东省青岛胶南市王台镇周家庄村地理位置周家庄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北3.2公里处、喜鹊山北麓。地处丘陵。耕地144亩。
历史沿革
据传,明初周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周家庄。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周家庄。现周家庄有36户,人口97人,以韩姓、薛姓居民为主。
经济发展
周家庄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有桃、蔬菜、蘑菇等高效特色农业近20亩,年创收10万多元。2004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开展文明村庄、文明街道创建活动,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通过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组织开展“农民教育日”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100%[2]。
9、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大疃镇周家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