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铸法
方法简介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镜背图案、铭文,阴干后在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位青铜镜成品。
关于范铸法·铸钱
铸钱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实践量最大的铸造活动,其中蕴含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铸钱工艺的发展,代表了秦汉之后(后青铜时代)二千多年中国传统铸造技术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尤其是冶铸界主流学术圈,对中国古代铸钱工艺技术成就缺乏认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对铸钱工艺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人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即“石范能否铸钱”、“铜范能否铸钱”、“汉半两叠铸范”(原始叠铸)是否存在,以及陶范、石范与铜范之间的演变关系,叠铸工艺的演变等。中国钱币博物馆会与鄂州市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湖北钱币博物馆、鄂州市钱币学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
(1)先秦时期在泥型上直接刻范铸钱的说法是错误的,完全不可行;空首布范由炼泥制成,空首布铸造的技术关键在泥范的烧制和泥芯的制做。
(2)石范可以直接铸钱。石范铸钱在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而且开启了我国铸钱业的第一个大发展期。这一工艺传承商周的石范浇铸,在西汉早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为铜范的发展、普及和叠铸工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汉半两圆盘铜母范属原始叠铸。叠铸起源于铸钱;铸钱发明了叠铸工艺。这一技术创新是在汉初政策开明、思想解放、技术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长期的铸钱实践中萌生的。这一工艺在中国传统铸造领域具有革命性的作用,至今尚在使用。
(4)铜范可以直接铸钱。汉代的铸钱业继承发展了金属范铸造,并把它推向极致。
(5)石范不仅可以铸钱,而且可以铸范;叠铸铜范母大都由石范铸得;范铸法铸钱常用石范做祖范。
(6)南朝萧梁的铸钱工艺,系超薄双面型叠铸,是改进了的叠铸工艺。它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是铸钱推动传统铸造工艺不断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例证。
在此基础上,结合考古调查和技术工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关于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发展的理论:
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发源于青铜时代,“三代”(夏商周)之后,青铜文化衰落,但青铜范铸技术之精华由铸钱业继承,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铸造实践中不断演进。首先,铸钱继承了石范、金属范浇铸,并将其推向极致;其二,铸钱发明了叠铸工艺和母钱翻砂工艺。中国古代铸钱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内在动力,即〔1〕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2〕尽可能保持钱币重量和成色的一致。这是铸钱业引领中国传统铸造工艺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叠铸工艺”和“翻砂”工艺是后青铜时代中国传统铸造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项新技术、新工艺,因此,铸钱工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传统铸造技术的发展。中国五千年文明,四千年的金属文明。青铜时代开创了前两千年的铸造史,铸钱业则谱写了后青铜时代两千年的铸造史。
·铸镜
铜镜由红铜和锡、铅合金(即青铜)铸制,古代青铜称“金”,比较珍贵,史料或金文所讲的“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据唐《贞观政要》:“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门阁,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足可见青铜的珍贵,二十斤即可换人命一条。一面青铜镜是否采用“范铸法”铸制,使鉴定古镜真伪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