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尺唱 福州尺艺,原名尺唱,历史上民间卖唱艺人搜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以酬应堂会,或装扮陆地行舟、钱剑、高跷、台阁、马上、肩头驮、莲花落等百戏杂耍,以参加社火活动,这样积久形成的演唱形式,俗称尺唱或唱尺。尺艺发端于福州省城,流行于福州市城乡,乃至古田、屏南各县。抗日战争期间随着福州人口大量流徙闽北,行艺达南平、建瓯等地,尺艺源于唐宋的百戏。

尺艺在音乐唱腔方面,多自拉自唱,也可以轮流前台演唱、后台伴奏。唱腔在尺艺曲种中占主要地位,能够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感情。尺艺音乐所采用的声腔与闽剧基本一致,即:逗腔、洋歌(飏歌)、江湖、小调以及板歌诸类。但唱法不同。尺艺更注重唱词、唱腔的通俗化。节奏明快,减少过门,咬字清晰,行腔流畅。此外,尺艺还有采自民间和外地的一些曲调,如《贺年歌》、《数落调》、《无锡景》等。

尺艺的乐器,以弦、管乐为主,以六角胡为主弦,配以小快板、小扁鼓,伴奏乐器有双清、三弦、琵琶、椰胡、逗管、小唢呐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