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见伊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原文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二、译文过去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的儿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这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它)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象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三、重点词语解释1、昔者:从前,过去。

2、御:驾车。

3、加:更加。

4、譬:好像,犹如。

5、下:下去。

6、贱人:普通百姓。

7、赐:赏赐。

8、因:于是。

四、相关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令彭氏之子御 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 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 下:下令。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君将何之:您要去哪里?

2)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现在伊尹对于我国来说,就好像是好的医生,好的药材。

(4)试概括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商汤的特点。

谦虚、思贤若渴、尊重别人、心系国家、赏罚分明。

五、相关链接关于伊尹

伊尹(约前1630~前1550)。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今山东省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他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伊尹于公元前1550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81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又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东昌府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个大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以永志之。其碑今在莘县城北单庙乡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县古有伊尹庙,“伊庙清风”为旧时“莘县八景”之一,历代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和题咏。

选自《墨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