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民
蛋家人,清光绪《崖州志》称为蛋民。"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辑麻为网罟,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 蛋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蛋民。蛋民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证实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世居三亚市。蛋民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 蛋民没有统一的语言,有部分蛋民仍保留原祖籍的语言(如三亚市的南海地区、海棠地区、昌江县海尾地区、陵水县新村港等地区粤语仍通行),大部分地区已没有独立祖籍语言(如保平港、望楼港等地区),语言多与当地居民同化。 蛋民因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皇;如三亚港的妈祖庙、保平港(即港西湾)的五龙公庙,蛋民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非备猪、羊奠祀不可,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 因陵谷变迁,沧海桑田,海南岛南部除少部分蛋民仍留在原居地继续谋生之外,大部分蛋民迁移到三亚港、红沙港、海棠港、(即后海港、海尾港)、新村港等地谋生。职业仍"以鱼为生"。 蛋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唐装为主,现在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蛋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蛋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蛋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蛋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蛋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很讲究。他们一般很喜欢3项上直径为10厘米、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高为4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这层油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笠带则为蛋家姑娘的杰作。 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宽约戴厘米左右的彩色笠带。带上这精工制作的竹笠和美丽的彩带,在骄阳下,使你感到更舒畅,显得更美丽。 蛋家姑娘勤劳、善良、美丽、聪明、贤慧。旧时,当他们的兄长、丈夫出海打鱼时,她们就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出远海迟迟未归时,她们就上妈祖庙、五龙公庙为他们祈祷神灵保护……
蛋民的来历
蛋民,又称蜒人、龙户,是解放前我国居住在水上的兄弟民族,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沿海各省,如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他们一直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只准在水上生活,不准在陆上定居,不准读书、识字、应考、做官,不准与汉人通婚等。曾有人写诗咏日:“世世舟为宅,年年竹作簰。浮沉波浪里,生活海天涯。蛇祭全家富,龙居办穴乖。还携蚝与木,知尔是同侪。”(广西《桂平县志》引林有席《诸蛮风土诗•咏蜒户》)
蛋民按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大致有三类:“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蜒也。钦之蜒有三:一为鱼蜒,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蜒,善没水取蚝;三为木蜒,善伐木取材。”(《岭外代答》卷三)蛋民有五姓:“麦、濮、吴、苏、何。”(嘉靖《南宁府志》)
关于蛋民的来历,无确切史籍可考,一般认为是:“秦时屠睢将五军临粤,肆行残暴,粤人不服。多逃入丛薄中,与鱼鳖同处。蜒,即丛薄中之遗民也,世以舟为居,无土著,不事耕织,惟捕鱼及装载为业,善泅水。”(《粤中见闻录》)查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三十四年(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史记•始皇本纪》)秦始皇通五岭,当在此两年。越(粤)人受到秦兵的压迫而逃入水中居住,当在此时,算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这些记载可靠的话,蛋民的祖先即是秦时的粤(越)民中逃入水中的那部分,因长期以捕鱼、船运为业,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水上生活习俗,因而与陆上土著的生活习俗迥然有别,成为社会上的最低贱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