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允
司马允(公元272年—公元300年),字钦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咸宁三年(277年)封濮阳王,太康十年(289年),徙封淮南王,授镇军大将军,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元康九年(299年)入朝,为骠骑将军、侍中,领中护军。赵王司马伦废皇后贾南风、其谋士孙秀专权,司马允心知司马伦有篡逆之心,所以称病不上朝,密养死士,欲诛杀司马伦。司马伦惧怕司马允,所以改封其为太尉,表面看来是优待他,其实要夺他的兵权。司马允称病不接受。于是司马伦派遣御史逼迫司马允:“不当太尉,就是反逆”;司马允看了诏书后,发现竟然是孙秀的笔迹,于是大怒,便将御史收监,欲斩了他,御史逃跑而获免,司马允便斩了跟着来的令史二人。接着司马允严厉着神情跟左右说:“赵王欲毁我家!”遂率封国亲兵及帐下七百人冲出,并对众人大叫道:“赵王反,我要攻打他,愿辅佐我者来。”因而沿途归附者众多。司马允欲率众冲入皇宫,但尚书左丞关闭了东掖门,进不去,于是包围了赵王的相府。司马允的亲兵,都是淮南奇才剑客,故与之对战司马伦的士兵屡败,死了1000多人。太子左卫率(太子卫队的长官之一) 陈徽率领东宫的士兵,在相府内响应司马允,助威呐喊。司马允在承华门前,弓弩齐发,射司马伦,飞箭如雨下。主书司马眭秘以身体为司马伦挡箭,背部中箭而死。司马伦的官员们属都躲在树后面,每颗树都中数百箭。陈徽的哥哥陈淮是中书令,请求晋惠帝派人拿来白虎幡解斗(晋代以幡作为集合军队的凭信)。其实陈淮欺骗了晋惠帝,驺虞幡才是解斗的,白虎幡是主杀,为帝王诏令传信督战之用。陈淮心想如果司马允拿到皇帝亲自授予开战的白虎幡,司马伦的士兵就会不战而败。
于是晋惠帝派遣司马督护伏胤手持白虎幡﹐率领四百名骑兵出宫,直奔相府。原来伏胤和赵王的儿子司马虔是很要好,司马虔要求伏胤帮我父亲,事成之后与其共享富贵。
伏胤收起白虎幡,拿着空白的诏书,诈言说有诏书给司马允,司马允不察觉有异,下战车接受诏书,立刻就被伏胤所杀。时年二十九岁。司马允的儿子秦王司马郁、汉王司马迪皆被杀害,淮南王亲友部属被牵连诛杀者达数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