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桑田

【词意探源】:

(1)指北魏至北周行均田制时分给农奴份地中种植树木的土地。

(2)泛指田畴。苏轼《新城道中》诗:“试向桑田问藕耕。”

(3)指古地名,春秋时虢地,在今河南灵宝西。《左传·僖公二年》:“虢公败戎于桑田。”

【解释】:桑田为北魏均田令中所受土地的名称。男夫一人给桑田二十亩,可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但限三年种毕。桑田为世业田,身终不用归还官府,恒从见口。奴婢亦依良受桑田。桑田逾限可卖其余,不足可买其缺。至北齐更其名为永业田。

常与沧海两用,作沧海桑田

【详细解释】

1. 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

《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2. 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韦应物《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阅,他便说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3. 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明杨珽《龙膏记·游仙》:“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婵娟,休恋着舞镜飞鸾。” 清吴伟业《海户曲》:“遂使 相如 夸陆海,肯教 王母 笑桑田。”参见“ 桑田沧海 ”。

4. 古地名。

虢 地。《左传·僖公二年》:“ 虢公 败 戎 於 桑田 。”杨伯峻注:“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灵宝县 之 稠桑驿 。”

【成语】:沧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例子】:化石是~的见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