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彝
陈德彝,字鼐卿。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河北新城北沙口村(解放后划归雄县)。自幼聪颖好学,十一岁开始在外祖父家读书,时对《四书》、《诗经》、《书经》已全能诵读。继而从师刘景因先生读《左传》、《纲鉴易知录》、《周易》、《札记》、《古文辞类纂》等。十八岁入保定直隶法政学堂肄业。陈德彝青年时诗文、书法和渊博的学识已为人所赞许。
二十四岁(1918年)曾馆陕西王季斌家任教师,后历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文牍股长,温泉中学教员,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书科员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即回到家乡新城县继续在当地小学任教。
1939年——1945年,华北平原遍燃抗日烽火,日寇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村民屡屡逃难,流离失所,学校大都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一次八路军与日军在村中遭遇,村中大部分居民外逃,陈德彝与老父潜伏于家中,一夜枪炮声如雷鸣,弹如雨下,第二天发现村中民房被日军烧毁二百多间,粮食财物被抢掠一空,家中房屋连同书籍文稿毁之殆尽。其老父遭日军用带刺刀的枪口对准其头部百般威胁恫吓,不慎跌倒在地,不治而亡。陈德彝则被迫每日去小村庄做劳工。后来日伪政府令其出任本区区长,一再迫令就职,陈德彝屡次推辞不应,正气凛然,仍然不允。
1945年以后,在家中侍母,因成著述若干种。
陈德彝著述残存稿件中,尚有《中国学案》残稿一件。此稿为1927年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上,经谭揆等先生建议从事整理《宋元学案》之时所作,上起孔子,下至现今,编为《中国学案》一书。此稿虽至今仍存,但因失落而残缺不全。他在序言中云:“中国为世界上开化最先之国,史称五帝三王尚矣。孔子诞兴文教,书契始有统宗。历汉唐宋明清二千五百年来,又几经波涛起伏,从未划一。且宋代以前,无所谓讲学者。德彝谨据《历代名臣言行录》及《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学案小识》、《清史稿》五种成书,斟酌去取,上起孔子,下至今日,存什一于千百,犹数十万言之多。夫各家语录,充栋汗牛,不谈则恐疏漏不完,遍读则虽穷毕生之力亦不能及。此吾于是编之所由作也。读者倘能周览一过,不但中国五千年之国粹可置胸中,持以衡泰西各国学术之浅深纯驳,亦能如目辩苍素,于数奇偶也者,岂非人生一大快事哉。”
陈德彝对书法亦属偏爱。自幼学书,遍临晋唐诸贴,崇尚“二王”书风,正草隶篆各体皆能。尤精正书及行草。其书作,用笔精到,清润秀逸,有浓厚的书卷气。
1919年,陈德彝在北京馆次,曾致函康南海先生:“议书法线条之力。”接到复函佳许,又经同乡介绍,得见王晋卿(闿运)先生,并令于星期六、日造访于其家,因得受教。以后在示子书信中,多次谈到关于书学的观点及自己学书的体会。如云:“书法是线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书体的演变,有篆隶草行楷之别,但线内涵、质感、力度及其表现形式是永恒的,自晋达到了极则。”还云:“书之法,至晋唐,从用笔结构到章法气韵,已完成其全部程式,并已达到了尽善尽美。这也是书法难于创新的原因。”又云:“书法线条力的产生,来自用笔用锋的技巧,来自运笔过程中提按顿挫的微妙动作,是多种力的组合。”
1950年以后,陈德彝应邀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任临时编辑,参加修订《辞源》等工作。1962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1年1月7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