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今河南南阳南三十里有村名三十里屯,此村乃古楚三户里,汉代三公城。唐时置镇曰中雷。明本中雷堡,后改曲水屯,清朝寨名号永安,如今寥落只为村。(注:村级行政单位)三十里屯者,盖明唐王屯兵此地且距宛三十里,故名。此地即《郡国志》所谓 “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 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所说即使此村。

人文遗址:

此地为越大夫范蠡故里,魏驸马何晏旧地,三国赵云祠亦在。今三十里屯小学所在即为范蠡祠故址。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注《水经注》,言此地为范蠡故里。王国维的《水经注校》卷31,“水”篇说得更清楚:“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按水左右,旧有二,所谓南北者,水侧有,聚在水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有孔嵩旧居。”明成化《河南总志》载:“范大夫庙,在南阳县南30里,祀越大夫范蠡。”清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南阳府古迹考载:“范蠡祠,在三公城侧,即其故宅也。”《大清一统志》载:“三公城,在南阳县东南。”唐张宾有《经范蠡旧居诗》。同朝赵土麟有《范少伯故居诗》”。在新中国第一轮修志中,南阳史志界耗时11年(1982—1993)编纂的《南阳地区志》,查考了大量历史典籍,承袭历代史志记载,在其《人物》(卷46)中记述:“范蠡(生卒无考),字少伯,春秋时楚国宛三户(今南阳县)人”。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所绘的南阳县城图上,在城南约30里的白河东岸,标示有范蠡庙一座。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的《新修南阳县志》,卷首南阳县全境图中,在南阳府城南约40里处,有“范蠡故里”字样。无独有偶,1995年,在宛城区瓦店镇界中村一群众家中发现一方高43cm、宽80cm、厚15cm的石刻门额,正面刻有四个楷书繁体大字“古范蠡乡”,左下方落款刻有“大清乾隆二十七季桂月立(公元1763年)”,石额正面石刻为阴刻,表面光滑,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其它几面粗糙,无文字。所有这些如同一个证据链,世代相承,环环相扣,把范蠡故里说得明白无误。古宛城与清代的南阳县城及现在的南阳市城区同处在一个位置上,从里程和图示的位置,大致在现在宛城区黄台岗镇三十里屯一带。不仅史志、地理书对范蠡故里有连续的,前后印证的记载,就连一些古诗词对此也有相互印证的叙述。唐代诗人李白在其《南都行》中写道:“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里罗廛圜。……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清人曹文萃在其《范蠡庙》一诗中感叹:“扁舟飘泊五湖间,遗庙空存白水湾。剩有西风招不得,寒烟落日苎萝山。”清人何晋锡在《范少伯庙》诗中也颂扬说:“霸气葱茏见越封,英雄由此渡江东。廿年辛苦同湖水,片楫风波傍晚虹。三徙名高芬简帙。半途身隐道天同。于今水读边庙,黄石瞻依礼未终。”从唐至清其间千年,但诗人们在歌颂范蠡的诗中都用了个特殊的地名白水、水。根据史书记载,南阳的白河最早叫济水,后改称水,再后称白水、白河。诗词虽是文学作品,但对名人的籍贯是说得准确而清楚的。综上所述,只能说明范蠡出生在古宛白河岸边一个叫“三户里”的地方,这与各种史志中所载的“楚宛三户”相吻合。范蠡祠地近白河,出即码头所在,数千年往来商船无数,过往客商莫不前来拜祭,诗人骚客莫不吟诗长叹。追慕范蠡的风范。

清朝以前书籍记载的赵云墓(应为衣冠冢)即在此村。文革中因破“四旧”被毁。其碑用来垫桥。2007年夏桥塌,又被运往三十里屯小学。上书:“重修子龙祠碑记”。

东汉末年汉灵帝皇后及其兄大将军何进亦出生于此地。她家本是个屠户,其父何真一直靠屠羊谋生,母亲的出身也很低贱。因美得以进皇宫,并使何进位列三公。何进之孙乃著名玄学家何晏。何晏是曹操养子,位居驸马。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这里成立了党的豫西南中心县委会组织,领导了当地人民的反捐税斗争,激起了驻宛杨虎城部的哗变,枪决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派的南阳市公安局局长和三十里屯公安分局局长。1945年3月,日军骑兵旅团和炮兵第4联队欲从这里下白河向南进发却遭到中美空军的袭击,全军覆没……当年党组织即在今三十里屯小学的千年古柏下指挥战斗。上世纪90年代初,小学院内立革命先烈纪念碑一通。

困惑与希望

在历史上,南襄古道通过三十里屯村,再加上滨临白河的优势,使之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村西为旧码头所在,船只可以直达汉口。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白河洪患并发电以供民用,南阳市修建了鸭河口水库,至此白河水运中断,再加上南襄古道一再东移,先黄台后黄台岗,三十里屯一度衰落。村民外出打工成风,原有耕地大都成了林地。进入21世纪,政府推行村村通柏油路计划,在三十里屯修建了直通黄台岗镇的水泥路,加强了三十里屯与南新公路(规划中独山大道南线)的联系。同时原有南襄古道沿线村庄柏油路的修建,也使三十里屯通往南阳市区(长江西路)变得更加便捷。

随着范蠡热在南阳的兴起,经过一系列辩证,宛城范蠡故里说脱颖而出、深入人心。宛城区委、区政府决定着手开发范蠡故里,现在已先期硬化村内道路。下一步将 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在范蠡祠故址恢复原有的景观。同时,三十里屯白河沿线尤其是三十里屯与勾营村万湾交汇处的白河风光将是下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观光带。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古迹,将随着旅游热的兴起,极大地改善三十里屯村的风貌。

附:三十里屯村新近发生的大事记:

南阳日报《观点碰撞》栏目开通,范蠡研究会专家多方面讨论,澄清范蠡故里在三十里屯村。

南阳中心城区2007-2002年旅游业发展规划,三十里屯范蠡故里系重点建设项目。

黄台岗镇政府与三十里屯村委签署保护范蠡故里的协议,并在互联网上打响宣传战,取得“商圣范蠡故里”的域名。

三十里屯林下经济项目获得宛城区重点支持。

黄台岗镇引进高素质人才,大河报南阳站首席记者郭启朝任三十里屯村党支部书记。

三十里屯标准化村部成立。

2009年7月10日,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进忠在三十里屯村宣布范蠡大道正式开工。该道路北接中心城区伏牛路,南至三十里屯范蠡祠。

范蠡故里招商项目启动,将建设范蠡祠、三公城、白水湾等旅游景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