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流

【词目】:中流

【拼音】:zhōng líu

【释义】:

(1)指半渡;在水流之中。

《汉书·贾谊传》:“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2)指江河的中段。

《南齐书·州郡志上》:“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

(3)指中道。

《荀子·礼论》:“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

1、中流(原名郑存),1928年11月生,满族,哈尔滨市生人,中共党员,一级作家.,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学院。历任《林业工人报》、《春风》文艺杂志文学编辑副主编;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组联室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远程学院荣誉博士;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菲律宾华文联中国文学顾问。现任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老作家采访团秘书长。

主要成就:从事文学工作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经验,善于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特别是在调研与决策、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近年来积极深入生活,为弘扬时代主旋律,勤奋进行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作品有:诗集《松花江短笛》、《丰收颂》、《鹿哨》、《枫叶》、《北国诗絮》、《燃烧的爱》、《凝眸》、《中流诗歌精选》、《月光与花香》、《鹤恋》、《碧还行踪》、《麒麟山的魅力》、《金色丰碑》、《中流诗选》;散文诗集《爱的花苞》、《不死的玫瑰》;散文集《爱的微笑》、《美在蕴涵》、《思念的海》等。自1946后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已有《中国新文学大系》,《当代抒情诗拔萃》等国内外共有88种选集收录了其178首抒情诗。他的诗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艺术构思,清新简洁的语言,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的表现形式,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正如著名诗人艾青所说:中流坦诚热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流的诗象他本人一样有着鲜明的特性。他的诗集《北国诗絮》、《爱的花苞》、《燃烧的爱》、《枫叶》、《凝眸》、《爱的微笑》等分别荣获全国首届武警金盾文学、全国第二届煤矿文学、中国第一届、第二届满族文学等优秀作品奖及全国第三届、

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他的诗被译成日、朝、英、菲、斯等外文介绍到国外。他曾两次参加国家派遣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菲律宾和斯里兰卡进行文学创作交流活动。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其传略和作品被选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等89部辞书。

2、现代文学期刊。半月刊。黎烈文主编﹐1936年9月 5日创刊于上海﹐上海杂志公司发行。1937年8月5日出版第 2卷第10期后停刊。共出22期(“八‧一三”战争爆发后﹐曾与《文学》﹑《译文》﹑《文丛》联合出版战时文艺周报《呐喊》﹐第3期改名《烽火》)﹐是有较大影响的左翼文学刊物。

撰稿人主要有﹕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唐弢﹑张天翼﹑姚克﹑艾芜﹑陆蠡﹑罗烽﹑老舍﹑郑伯奇﹑靳以﹑萧红﹑萧军﹑宋之的﹑鲁彦﹑黎烈文﹑陈子展﹑胡风﹑舒群﹑李广田﹑欧阳山﹑刘白羽﹑端木蕻良﹑许钦文﹑聂绀弩﹑罗叔﹑臧克家﹑蒋牧良﹑曹白﹑何其芳﹑谢冰莹﹑田间﹑艾青等。

《中流》内容广泛﹐登载有评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书评﹑游记﹑人物印象﹑通讯﹑报告文学﹑生活记录等各种体裁形式的作品。

《中流》尤其侧重杂文﹑随笔﹐鲁迅的《……这也是生活》﹑《死》﹑《女吊》﹑《立此存照》(七篇)等﹐都是在《中流》上发表的。茅盾﹑巴金﹑唐弢﹑靳以﹑鲁彦等都在上面发表不少杂文﹑随笔﹑散文。

《中流》发表的作品中﹐萧红﹑白朗﹑端木蕻良﹑罗烽等东北作家的以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与斗争为题材的小说﹐报告文学《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宋之的)﹑《在汉奸治下的“冀东”》(蛰宁)﹑《“穿城过”》(澎岛)﹐通讯《北平素描》(张振亚)﹑《和平的古城》(王西彦)﹑《通州一瞥》(西村)﹑田间﹑王博习﹑艾青﹑邹荻帆等人的诗等﹐都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中流》所载作品﹐大都短小精悍﹐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有些已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中流》就翻译问题﹑美学问题发表了一些讨论文章。第1卷第5期(1936年11月 5日出版)为“哀悼鲁迅先生专号”﹔第2卷第10期(1937年8月5日出版)为“抗敌专号”。

◎ 中流 zhōngliú

(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medium]∶中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