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陈镇
杏陈镇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杏陈镇位于东山岛西北部,地处东山、云 霄、诏安三县交界,东南与西埔镇、樟塘镇接壤,西南与前楼镇毗邻, 面积31平方公里, 总人口26541人,共有10个行政村,其中村财100万以上有2个村 。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1258万元,农业总产值77636万元,规模企业总产值2.13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4523元。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杏陈镇东、西、北三面临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长年无霜,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0.8摄氏度。沈海高速公路大产大桥互通口和国道324线八尺门大桥均在杏陈,素有"东山门户"之称。东至厦门经济特区只有2小时路程,南至汕头经济特区只需1个小时路程,可以承接两大经济特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北部大产和后林两个 码头,经海道可达港台和海外地区,海陆交通十分快捷,便于货物运输,适宜投资办厂。
农业开发成效显著。杏陈是一个以高优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1181亩,山地面积10996亩,滩涂 面积19540亩,盐田面积10438亩。"蓝色产业"走高投入、高产出、基地化、规模化养殖路子。建有全省最大的八尺门网箱 养殖基地,拥有网箱养鱼1.2万箱,虾鳗养殖4100多亩,中华乌塘鳢700多亩,台湾文蛤5500亩,泥蚶1933亩,形成贝、藻、鱼、虾等四大综合养殖基地,年产值可达1.6亿元,推出"青鳗"、"乌塘鳢"、"东风螺"、"泥蚶"等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绿色产业”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综合开发,建立芦笋、水果、蔬菜三大种植基地。巩固发展芦笋产业,重点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荷兰4号芦笋;种植荔枝、龙眼、台湾芭乐等名优水果,发展无公害适时应市蔬菜。 全镇宜林地森林覆盖率95%。杏陈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引进发展“农”字号深加工企业。
工业发展颇具潜力。杏陈镇牢固树立“工业立镇”的思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4条水泥公路纵贯镇区,一条大口径自来水输水管道,可满足企业生产用水,东山“22万伏”输变电线路和向东渠引水工程经过其间,素有东山水、电、路“三头”之称。辖区内设立15平方公里的"杏陈生态工业园区"正在启动.现在拥有全部工业 307家,其中规模工业10家。抓住杏陈工业园区启动的有利时机,整合"两桥"沿路的土地资源,作为工业项目用地,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杏陈镇发展工业氛围十分浓厚,区位优势凸显、地势平坦、交通便捷,适合发展新型工业企业。
台侨旅外同胞众多。杏陈镇依山傍海,南部有气势雄伟的西山,景致清幽秀丽;北部海湾蜿蜒1万多米,湾美滩秀。杏陈镇历史悠久。现有宋法磁窑遗址和“八尺门”古渡。杏陈镇历史上一直与海外和台湾有着广泛的联系,全镇现有旅外侨胞 1765人,台胞1598人,重点人士较多,影响较大,其后代遍布海外,是著名的“侨乡”、“台胞祖居地”。杏陈镇侨属台属众多, 引进外资企业颇具优势。
科技文化发展较快。杏陈镇是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镇人口2万多人,有2所初级中学, 10个行政村有8所小学、10多所幼儿园;镇设有文化技术学校,通过省级教育"两基"验收;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电视、电信、移动通信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建有杏陈镇中心市场,市场繁荣,物资充沛,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发展工业企业的理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