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岔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里岔镇
里岔镇地理位置

乡镇概况里岔镇隶属于山东青岛胶州市,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在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是对接黄岛前湾港、连接跨海大桥,进入青岛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属青岛市半小时经济圈。

据该镇网站信息显示[5],该镇面积74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3.3万人。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和机械车床工,可满足企业所需技工要求。到2005年,全镇已构筑起以农副产品加工、服装制做、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4]

文化底蕴该镇南有石马山、尧望山隔水相望,北有西汉祓国牧马城遗址,东有新石器时代赵家庄遗址,西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基础设施该镇镇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达到“六通一平三化”的标准,具备了承载大、中、小各类项目的能力。

里岔镇
里岔镇公路出入口

截止2005年,已落户该镇的中外企业达30余家。同时,镇招商部门对前来落户的内外资企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镇经济发展带动大的项目,采取“政策随项目”的办法,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自2000年以来,镇政府全力于镇驻地中心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经济概况截至2005年,里岔镇工业基础雄厚,镇村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89家,形成以机械、化工、食品、医药、建材、轻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该镇是一个农业生产大镇,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和大椒、黄烟、蔬菜、果品等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1万亩。农业园区两处,其中蔬菜种植园区占地2万亩,台湾农业园区占地1200亩,由台湾客商投资兴建。该镇是全国奶山羊生产基地,是被誉为国宝的"里岔黑"瘦肉型猪的发源地。"里岔黑"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3]

该镇年平均气温达12.8℃,年平均降水量717毫米,空气质量达到1级;境内拥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建有供水站、供电站各一座,可满足全镇工业和生产需要;拥有国家农业部批准设立的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一处,生产的“胶白”、土豆、花生、大葱、辣椒等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机械车床工等专业技术工人,能充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文化底蕴该镇南有石马山、尧望山隔水相望,北有西汉祓国牧马城遗址,东有新石器时代赵家庄遗址,西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特色园区截至2009年,该镇工业聚集区已落户内、外资项目40余个,渐成规模的青岛胶州临港物流产业园距青莱高速出口200米,规划面积2600亩,其中一期1500亩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产业园发展定位主要以仓储物流、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7]

下辖村

[1]下辖村

崔家庄

董家村

陡岭前

墩泊庄

甘沟庄

高福庄

高木寨

郭家洼

韩家庄

杭埠岭

贺家屯

横沟

后观音堂

后良乡

后朱陈沟

胡家村

槐树底

黄家阿洛

黄家岭

里岔

河北

良乡二村

良乡三村

良乡一村

林家庄

刘家小庄

刘节

刘辛庄

米家庄

南楼村

前观音堂

前朱陈沟

沙家庄

沙南庄

宋家屯

孙家洼

孙家庄

谭家二村

谭家三村

谭家四村

谭家一村

王家阿洛

王家乔村

西大村

肖家村

徐家乔村

薛家河

薛家庄

杨家庄

游家屯

远家阿洛

赵家阿洛

赵家乔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总人口

29193

14720

14473

家庭户户数

90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117

家庭户男

14667

家庭户女

14450

0-14岁(总)

6056

0-14岁男

3203

0-14岁女

2853

15-64岁(总)

19933

15-64岁男

10096

15-64岁女

9837

65岁及以上(总)

3204

65岁及以上男

1421

65岁及以上女

178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359

镇属学校胶州市里岔镇中心中学

胶州市里岔镇中心小学

胶州市里岔镇朱陈沟小学

胶州市里岔镇海尔希望小学

胶州市里岔镇胡家村小学

胶州市里岔镇谭家村小学

胶州市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