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yě bǐ

野鄙

1.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亦指村野。《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君之内隶,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此臣之罪也。”《吕氏春秋·行论》:“ 华元 言於 宋昭公 曰:‘往不假道,来不假道,是以 宋 为野鄙也。’”

2.粗野鄙陋。《韩诗外传》卷一:“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神将﹞又言:‘ 尧 舜 在天为左、右相, 文王 典枢密, 孔子 居翰苑。’其语多野鄙可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