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镇
贵州省毕节市八寨镇
八寨镇位于毕节市东北部,距离市区19公里,321国道穿境而过,是黔西北进入四川的重要通道。东接层台镇,南连海子街镇,西邻田坝桥、对坡镇,北毗燕子口镇。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平均海拔162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降雨量954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全镇总面积92.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55个村民组,29600人,居住着汉、苗、彝、白、蒙古等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000余人。
八寨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地上蕴秀养奇,地下藏珍蓄宝。全镇拥有6万亩草山、草坡和天然林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粘土、草碳储量较大,适宜发展资源型乡镇企业。主要农作物除玉米、洋芋、小麦、稻谷外,还盛产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漆树、杜仲等经果林。
八寨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民风纯朴,全镇18个村全部通公路和程控电话,随着321国道油化完毕,八寨镇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审时度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依托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草地畜牧、乡村旅游、矿产开发四大产业,形成农工互补,产业互动,建设城郊型一流强镇”的发展思路。目前,反季节蔬菜种植、草地畜牧业发展已迈出实质性步伐,金银山乡村旅游带、观光农业开发、粘土、草炭开发加工条件已日趋成熟。
云南省马关县八寨镇
自然资源
基本概况:全镇国土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田4304亩。辖9个村委会134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傣等9种民族,总人口25794人,其中,农业人口22738人,占总人口的88%;少数民族人口占15%。农民人均有粮40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36元。
优越的地理位置:八寨镇位于马关县境西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距州府文山79公里,是两州(文山州、红河州)四县(文山、河口、屏边、马关)的交通要道,是八乡镇(马关县的八寨镇、大栗树乡、篾厂乡、古林箐乡、浪桥乡,河口县的桥头镇,屏边县的白河乡,文山县的平坝镇)两农场(健康农场、卡上林场)的商品流转聚散中心。
独特的气候条件:全镇境内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山地地貌,最高海拔2207米(喜主摩天岭),最低海拔443米(茅草寨那么果河谷),具有东部温凉,西部炎热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最高气温30℃以上,最低气温—4℃以下,全年无霜期35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东凉西热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独特的气候条件。
丰富的自然资源:八寨镇属山区农业大镇,主产包谷,经济林果主要有八角、板栗、桃、茶叶、蜜柚、青枣、柿子、甘蔗、黄柏等,主要经济作物有亚麻、油菜、荞、三七、蔬菜、中草药材。云南拟单性木兰等多种珍稀树种,植物群落分布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风土人情
八寨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马关县最早的文化发源地,曾是马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寨镇历史上的阿土司曾是文山地区的三大土司之一,阿雅土司遗址被文山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文物进行保护。八寨同时也是马关县最早的革命活动中心,1929年马关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于八寨,李国定任党支部书记并组织发起了震惊滇东南的“人民武装暴动”,在八寨各族人民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同时也为八寨赢得了“革命老区”的光荣称号。八寨人民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至今商家云集,非公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四海翻腾只因心中有碳火,八仙醉倒引起八寨铜火锅”,八寨手制铜火锅因其工艺考究远销开远、昆明、蒙自及省内外。另外,因八寨所种的荞营养价值较高且口感好,以其传统而独特的制作方式,使八寨荞粑粑远近闻名,深受青睐。
中心集镇建设
八寨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按城建制镇的规模和要求,提出并设计完成了中心集镇建设总规,将集镇街道规划为四横四纵,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八条街。现已相继完成了新街子、横街、后街、街脚的改造工程,开发了新村大街、龙泉路、玉城路,四横四纵的规划框架已初步形成。目前八寨镇集镇面积已比1998年前翻了一番,达到1.7平方公里,集镇居住人口近5000人,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为集镇居民提供了一个祥和、亮丽、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展现了八寨文明集镇新形象。
招商引资
八寨近年来共引进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了新村大街、龙泉路、玉城路、农贸市场、自来水厂、停车场、进入集镇两条柏油路面的铺设、万亩黄柏基地、百亩苗木基地等项目,2003年创建县级文明乡镇并获取通过。通过项目实施和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展示出了一个清新、靓丽的中心文明集镇风貌。
八寨镇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八项承诺:
一是鼓励城镇居民、农民、离退休职工和待业、下岗人员从事非公有制经济;
二是协助从事非公经济的农业人口办理“农转非”和城镇常住户口;
三是各职能部门要将涉及非公经济的行政审批、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事项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非公经济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政策咨询、信息、办证、纳税、用地、水电、通讯、子女就学等方面为非公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五是支持鼓励非公企业参与集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六是强化对非公经济的金融支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解决非公企业的资金需求;
七是切实减轻非公企业的负担,严禁吃、拿、卡、要,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
八是镇党委、政府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在本行业中经营业绩突出,为八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业主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