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绂山亭文会图

【名称】明王绂山亭文会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219厘米,横:87.6厘米。
王绂,工画山水,多学王蒙,风格郁苍;亦作平远景则近倪云林。此图描写文人在山林雅集之盛事。画上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树木丛生,烟霞环绕,颇为壮观。山上小溪泉水流淌有声,山下河中可泛舟,山林间亭台楼阁隐现,这是一处可游可居的幽雅胜境。近景古朴山亭中已有几个文人在那里论诗作画,山下还有文人或乘舟、或步行赶来应约赴会。山水胜境为文人雅集提供了优美环境,文人雅集又为山水胜境增添了诗情画意。
此图为王绂的代表作,写文人雅士于山亭聚会的情景。该图立意古逸,构图严谨。图中笔墨深厚华滋,在继承元代文人画的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笔意。山石先以枯淡墨皴写,按结构层层加叠,最后以浓重墨勾皴点苔,使整个画面具有苍茫湿润、清灵爽利的特殊效果。
王绂(1362—1416),明代画家。绂,一作芾,字孟端,号友石,鳌叟,自号九龙山人,后以字行,无锡(今属江苏)人。永乐初, 以善书被荐,供事文渊阁,宫中书舍人。后归江南,隐居九龙山。工画山水,尤擅墨竹,其墨竹,在明代很有影响, 昆山夏圭师之,亦享大名。传世作品有《山亭文会图》、(墨竹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