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创新型城市的定义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

二、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创新资源———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

●创新机构———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

●创新机制———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

●创新环境———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世界公认已有20个左右的国家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芬兰等,这些国家一般都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据此可确定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

●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2.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6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创新产出: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科学研究前沿的高技术及其战略产业,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规划,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来提升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正是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而提出的。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战略。“以人为本”其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的创新理念。

创新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今天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早在1934年,奥地利共和国出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学家熊彼得(J.A.Schumpter)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到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目前,已经有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提出并明确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深圳作为一个个民营高科技创新都市,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计划于2015年建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