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原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889年的第一界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米原器”为国际长度基准,它规定1米就是米原器在0摄氏度时两端的两条刻线间的距离。米原器的精度可以达到0.1 微米,也就是千万分之一米,可以说够精确的了。可是在1960年召开的第11界国际计量大会上,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废除了米原器,理由是它既不方便,也不准确。

第11界国际计量大会在废除旧的“米”的标准的同时,也规定了新的“米”的标准,它就是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橙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用光当尺既方便又准确,用氪86当尺,精确度可以达到 0.001微米,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各地都可以制造氪灯,不必去国际计量局核对米尺了。

激光出现以后,氪灯就逊色多了。用激光的波长当尺,从理论上推算,可以比氪86同位素灯准确100万倍。1969年用激光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长达38万多千米,误差只有几米。

激光是一把上天下海的好尺子,用起来得心应手,精巧准确。所以1983年10月,联合国度量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规定了新的“米”的定义,即把光在真空中299792458 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标准米。近几年来,各种激光尺已经相继问世,如激光比长仪、激光二坐标仪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