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籀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见于著录最早的一部字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原书四字一句,编成韵语,是教学童识字的课本,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汉书·艺文志》注谓“周宣王太史作”。《说文解字·叙》也以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近人王国维则认为“籀”是诵读之意,原书首句“太史籀书”,便以“史籀”二字作书名。据《汉书》、《说文》记载,共十五篇,但未说明字数。存于《说文》者223字,与秦系金文及石鼓文在字体上颇相类,王国维认为属周秦间西土文字。字体较小篆繁复,字呈正方形,笔划优美。该书已迭,若欲参考字型,此书两千多字中,《说文解字》有收录约两百字。

用字较小篆不同,如“奸”作“奸”又如“乃……”作“乃……”又如“草”作“艸+艸”(呈四“十”堆栈状) 又如“好”作“子+女”等等。

《史籀篇》中出现的文字被称为“籀文”,又称为“大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