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说慈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说慈禧
说慈禧

--------------------------------------------------------------------------------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 者:隋丽娟

类 别: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开 本:16开

ISBN:9787101054668

页 数:256

出版日期:2007-01-01

第1版 第3次印刷

--------------------------------------------------------------------------------

相关搜索

戏说慈禧 细说慈禧 正说慈禧 百家讲坛-说慈禧 自家讲坛《说慈禧》 晚清女主细说慈禧 慈禧新说 慈禧之说

--------------------------------------------------------------------------------

作者简介

隋丽娟,哈尔滨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史学硕士深闰。现会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晚清巨人传·曾国藩》等三部学术著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

内容提要

慈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三次帘的政,*控清末政权,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作为一个女人,在勾心斗角、杀机四伏的皇宫,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机巧,终达权力巅峰;作为人妻、人母,她权倾一时却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令人扼腕吧息;作为皇太后,她工于心计,在男人的权力世界里纵横捭阖,*权柄于股掌之中;作为晚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她不仅要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更要应付国内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的局面,她百般挣扎,却难挽颓势。慈禧到底经历了怎样不同寻常的一生?她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数千年未见之变局”?

--------------------------------------------------------------------------------

图书导语隋丽娟教授倾情奉献,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慈禧。 慈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三次帘的政,*控清末政权,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慈禧经历了怎样不同寻常的一生?她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数千年未见之变局”?《说慈禧》以人性化的视角,带你走进慈禧的内心世界,探寻历史背后的人生。 第一讲 选秀入宫

图书目录

第二讲 荣为贵妃

第三讲 暗争皇权

第四讲 叔*联手

第五讲 实施政变

第六讲 垂帘听政

第七讲 整饬吏治

第八讲 压制奕

第九讲 初兴洋务

第十讲 别样舐犊

第十一讲 归政同治

第十二讲 同治之死

第十三讲 二次垂帘

第十四讲 “君臣”*

第十五讲慈安之死

第十六讲 置换军机

第十七讲 猬集后党

第十八讲 曲折亲政

第十九讲 光绪大婚

第二十讲 六旬庆曲

第二十一讲 釜底抽薪

第二十二讲 “规范”变法

第二十三讲 “互子”反目

第二十四讲 废帝风波

第二十五讲 珍妃之死

第二十六章 光绪宾天

第二十七讲 慈禧大葬

结语后记

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邀请,在《百家讲坛》大型系列节目中,全面系统地讲述慈禧,隋丽娟教授是第一人。她的电视讲稿,经过整理、充实、推敲、完善,以《说慈禧》为书名,由中华书局出版,现在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我和隋丽娟教授虽说是清史界的同行,但在《百家讲坛》之前,各忙各的,从未谋面。《说慈禧》在《百家讲坛》播出后,我们只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电话。一天我和隋丽娟教授在同一个现场录像,我在前,她在后,我刚录完在休息室里,隋教授匆忙到休息室向我打个招呼问候,便走向她的录像现场;电视台《隋丽娟说慈禧》第一讲刚播完,隋教授打长途电话给我,虚心地征求意见,我说我刚看过,这一讲讲得很精彩!不久,有的观众告诉我“演讲精彩”,也有的观众对我说“好评如潮”! 《说慈禧》出版之际,我想起了历史学高雅与通俗的关系。我做学术研究,也写通俗读物,还在电视台做系列讲座。我的体验是:为学术难,为通俗不易,为电视通俗更不易。同样,学术说慈禧难,通俗说慈禧很难,电视说慈禧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一则,慈禧是皇太后,她的后宫生活,大多不见于正史记载,难于寻觅其真实踪迹;二则,慈禧是女人又是*家,执掌权力时间太长,既突显作为女人慈禧的特点,又恰如其分地评述她的*生涯,错综复杂,很难拿捏;三则,太平天国烽火,燃遍大半中国,局势纷乱,民生维艰,不大便于评述;四则,慈禧处于特殊的国际变局中,西方列强,威逼清朝,屡次侵略,割地赔款,国难当头,辱莫大焉;五则,清官史料,浩如烟海,外文资料,多如牛毛,穷毕生精力,难窥万一;六则,电视时间紧促,语言亦须精练,不容口罗嗦拖沓;七则,受众面宽,士农工商,童叟妇孺,众口难调;八则,对慈禧的评价,学界分歧大,民间争议多,众说纷纭,分寸难定。因此,既全面系统又纲举目张,既严谨高雅又生动通俗,这样来讲述慈禧皇太后的一生,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很难的事情。

隋丽娟教授讲述慈禧,首重全面系统。她把慈禧的一生,按照纪事本末与通鉴编年的历史体裁,向广大观众和读者,全面铺展,娓娓道来。《说慈禧》全书列为二十七个题目:选秀入宫/荣为贵妃/暗争皇权/叔*联手/实施政变/垂帘听政/整饬吏治/压制奕诉/初兴洋务/别样舐犊/归政同治/同治之死/二次垂帘/“君臣”*/慈安之死/置换军机/猬集后党/曲折亲政/光绪大婚/六旬庆典/釜底抽薪/“规范”变法/“*”反目/废帝风波/珍妃之死/光绪宾天/慈禧大葬。从以上纲目可以看出,从慈禧被选作秀女入宫,到光绪帝死亡,总述慈禧一生的*与生活、性格与本色。体大思精,逻辑严谨,语言流畅,叙事生动,编排得体,实属不易。

清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清朝十二帝中,孝庄皇太后身历前四朝——太祖朝、太宗朝、顺治朝和康熙朝;慈禧皇太后则关系后四朝—— 成丰朝、同治朝、光绪朝和宣统朝。经常有人问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之异同,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的相同点:她们都是大清国的皇太后,都年轻守寡,都辅佐年幼的儿子为君——顺治八岁继位,同治六岁继位,也都高寿 孝庄太后享年七十五岁,慈禧太后享年七十四岁。但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又不同:孝庄太后所处的清朝如日东升,慈禧太后所处的清朝则如日昏落;孝庄太后在后台参与朝政,慈禧太后则在前台御政;孝庄太后辅佐两代幼主,慈禧太后则掌控两代幼主;孝庄皇太后在皇位继承上按大清家法办事,慈禧皇太后则在皇位继承上过多考虑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利益;后世对慈禧太后微词多,而对孝庄皇太后肯定多,等等。

在进行历史通俗化讲述时,应注意正史与野史的关系。其一,正史不一定全可信,野史也不一定全不可信。对正吏与野史的资料都应当甄别、筛选、考据、分析,特别在引用野史资料时,应当慎重,特别说明。其二,应注意史实与传闻的关系。市井野闻,坊间俚语,道听途说,难以置信。如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故事,源于野史,纯属戏说。其三,应注意史实与戏说的关系。戏说是戏文,历史要真实,应分清戏说与历史,千万不可把戏说当历史。

史学学术化与史学大众化,其思维与表述的路径不同:史学的学术化主要是提出问题、搜集史料、审慎考据、分析论证、科学表述、做出新论,是一个求实求是的逻辑过程。而史学的大众化主要考虑对象的十个不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国籍,其关注热点,其知识需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又要有丰厚扎实的史实,应尽量地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准确表述,满足广大受众的愿望与要求。然而,吏学学术化与史学大众化也有共性,这就是求实求是,向大众准确地传递历史信息。

一本书像一个人一样,总在不断地完善。《论语·为政》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Ⅲ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是说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一本书的流传历程,也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每十年算一段.十年修订一次,经过三五次修订,虽不敢说是炉火纯青,却可以说是减少遗憾。愿以此同著书人共勉。

是为序。

阎崇年 2007年1月1日 四合书屋 2006年5月,应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之邀,我去录制了二十七集系列节目《慈禧》。该系列节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于2006 年7月17日至30日的周一至周六播出;下部分则于2007年1月15日至 31日的周一至周五播出。

《慈禧》播出以后,很多人都问我:清朝历史上有那么多人物可讲,为什么单单选中慈禧?回答这个问题,真是一言难尽。简而言之,当我们面对着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人物进行思考的

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是“尔曹身与名俱灭”,永远地被后人遗忘;而有些人则虽死犹生,他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于我们的生活舞台,不时现身,甚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历史人物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对他们的人生轨迹进行追踪和思考。慈禧即应归属于后者。

从咸丰十一年(1861)慈禧通过辛酉政变走上清朝的*舞台,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死去,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几乎没有片刻离开过她视之为生命的权力。在她的统治下,古老的中国更深地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伴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不得不接受丧权辱国的事实,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切依然是今天中国人心中的隐痛。人们有理由痛恨她、指责她。然而,义愤无法代替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汲取;谩骂也无法取代我们的理性分析和批判。她的存在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有太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慈禧何以在中国几千年男人统治的世界里,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她又是凭借着什么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熟谙权力场上帝王术的她,却为什么昧于世界潮流,在险象环生的时局面前,反应迟钝,判断及决策一误再误?作为一个女人,她又是如何面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的沉重打击?颐指气使的背后,她是否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无法回避的思考,当然,这也是我们力图接走进慈禧的世界,去解读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慈禧的原因所在。

《说慈禧》一书是以我的电视讲稿为基础加工而成。《百家讲坛》的表现形式看似简单,但制作过程其实很复杂。每集四十五分钟,除去一些必要的过渡,实际讲演只有三十分钟左右,但录制时每集要讲五六十分钟。

虽然编?榫呗堑丶艏谱鳎还捎谑奔涞?,观众朋友们有时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够从容。在这本书里,对这些地方做了必要的加工。

希望这本书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编导已经对我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种种缺憾进行了尽可能的弥补,但依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好在有许多热心的观众朋友们通过网络、电话、信件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已经逐一采纳。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还有,《说慈禧》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借此机会对他们表示感谢。当然,书中不恰当的观点以及在所难免的错误,完全由我负责。

衷心感谢《百家讲坛》栏目给我这次与其说是展示不如说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感谢中华书局这一学界推崇的出版社能够在短时间内促成拙著的编辑、出版,更要感谢阎崇年先生在百忙当中奖掖后学慨然作序,感谢哈尔滨师范大学校、系领导和同仁们一如既往的关注、理解、支持和鼓励。

最后,衷心期望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如果这本书还能再版,我一定会再做完善,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隋丽娟 2007年1月15日于哈尔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