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乡
1、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东郊乡区位概况该乡位于常德城区东部,1961年置东郊公社,1984年改乡。距市城区中心2公里。东濒马凌河,与芦

荻山乡抵界,南临沅江,同武陵镇、德山开发区隔河相望,西与城区交错相织,北与东江乡接壤。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该乡由紧邻城区的郊区乡,逐渐发展为与城区混为一体的城中乡,乡中有城,城中有乡。
截止2004年底,东郊乡辖5个居委会;和平、皇木关、赵家昏、唐家溶4个村委会。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乡政府驻甘露寺。长石铁路从南向北纵贯乡境,赵家昏设有火车货站。207国道穿境而过。
行政区划该乡下辖村:
芦山村
祠堂寺村
岩桅子村
金狮堤村
毛坪里村
社木铺村
蓼子坪村
天井港村
玉带桥村
大关庙村
观音寺村
双往当村
苗儿港村
李白溪村
伍家坪村
张家堰村
台家铺村
石公庙村
小井港村
熊家坪村
罗家岗村
基础设施该乡境内交通发达。截止2007年,马陵河横贯全境,与沅水相连,可经洞庭湖入长江,西到重庆,东至上海,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新西线、丁马线两条县级公路贯穿其中,207国道和石长铁路通过境内,并紧邻火车货运东站,沅水公铁两用桥的开通,使常德飞机场与该乡的距离缩短5公里,航空运输更加便捷。
产业经济该乡俗称“鱼米之乡”。境内物产丰富,盛产粮、棉、油、蔬菜、湖藕,养殖鱼、鸭、鸡、猪、鳖和珍珠等,到2005年底,该乡鱼池面积达11000多亩,年产鲜鱼9860多吨。2001年该乡荣获常德市委、市政府“优质蔬菜乡镇”称号,截止2001年底,该乡蔬菜种植面积达27950亩,塑料大棚1800多个,占地500亩农业以蔬菜、养殖、果木为主。到2005年底,工业有电器开关、农机加工、明胶、食品、饮料、橡胶制品等厂。甘露寺农贸市场为市内蔬菜批发市场。
2008年,该乡以富民强乡为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进全乡经济社会事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截止2008年11月底,该乡工农业总产值4.61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4.28亿元;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为3.19亿元、1.10亿元;上缴税收680万元,其中工业税收475万元;乡财政总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较上年净增501元,增长了9.5%。
文化教育该乡人才辈出。有湖南劳工会创造者——黄爱烈士,他有毛主席亲笔书写“黄辁精神不死”的题词;有为我国两弹核爆炸燃料生产作出卓越贡献的核专家、研究生导师王勤发;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肖勋芳;有为朝鲜 战争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向文赋、李德保、谢德礼、罗大贵、刘德管、覃相美和覃祖明。
该乡党委下辖35个党支部,截止2005年底全乡共有党员1100余名。2002年至2007年,乡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稳定、发展”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党建促农建,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该乡1056名党员参加了首批保先活动教育活动,撰写学习心得2231篇,自查自纠意见4359条,提出整改措施5237项。
历史文化该乡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大关庙、观音寺、祠堂寺、石公庙、玉带桥、遇仙桥、美人头等一些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流传至今,岩桅子这一古老建筑遗址犹在;台家铺村1996年发掘东汉古墓一座,出土国家1、2级文物19件。
人口数据2002年底该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
32006
男
16218
女
15788
家庭户户数
8428
家庭户总人口(总)
31960
家庭户男
16189
家庭户女
15771
0-14岁(总)
7268
0-14岁男
3779
0-14岁女
3489
15-64岁(总)
22179
15-64岁男
11309
15-64岁女
10870
65岁及以上(总)
2559
65岁及以上男
1130
65岁及以上女
142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989
[1]
2、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东郊乡位于望奎县中部,位于县城东4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灯塔、卫星、火箭、望奎、灵山和厢白等乡镇接壤。因其乡境地处县城东,而取名“东郊”。1956年4月,并村划乡,分隶正白、水田等乡管辖。1961年3月,从厢白、望奎镇公社划出12个生产大队,组建东郊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东郊乡。地理坐标在东经126度39分11秒北纬46度59分46秒---47度12分24秒之间,地处望奎县高平原区,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比1/2500。地貌类型按成因分为堆积和侵蚀堆积,按形态为河漫滩和高平原。该乡表层土壤为黑土,厚度1.3米。质地为重壤土,粒状结构,较紧、湿、根多量,无石灰反应。养分含量高,土质肥活,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该乡幅员面积141,331亩。其中耕地105,257亩,占74.5%地面积20,704亩,占14.6%;荒地1000亩,占0.7%水面4,570亩,占3.2%;其它面积9,800亩,占7%。农作物以种植马铃薯、玉米和大豆等为主。主要特产是黄麻子土豆。全乡林业面积20,704亩,其中农防林6,105亩,薪炭林8,310亩,经济林1,080亩,其它林5,209亩,森林覆盖率12.7%。
经计算,该乡丰水年地表水资源量2,372万立米,平水年2,009万立米,枯水年1,758万立米,多年平均2,130万立米。地下水丰水年地下水补给量980万立米,平水年868万立米,枯水年792万立米,特枯年642万立米,多年平均889万立米。可开量以特枯年为准。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开发用水(坐水种)要求。据望奎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蒸发量1432毫米(F20),水体蒸发量873.5毫米。多年平均气温210c,大于100c有效积温26050c,日照2656小时,无霜127期天。头道乌龙沟自本乡南北两侧边境流过,流域面积3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30毫米,径流量1050万立方米。二道乌龙沟流经本乡南部边界,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35毫米,径流量1080万立方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85%,年内分配不均,滩地洪涝灾害较多。
全乡共有程控电话1200台,占总户数30%。有微机三台,黄麻子种薯公司微机与世界联网(因特网)通信方便,信息传递快。
四望路自西向东从该乡腹地穿过。乡与村、村与村间由砂石路连接。全乡道路总里程3,404公里、537条,其中砂石路37.4公里、14条,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公路网,加之距县城近,与外界沟通十分方便。
在黄麻子土豆生产技术方面,紧紧依靠黑龙江省农业大学,在马铃薯专家陈伊里教授的指导下,目前已形成了乡、村、屯技术能力强大的农民技术队伍,成立了乡级马铃薯研究所,具有职称的农民技术员48人,技术骨干120人,形成了技术网络。
3、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东郊乡东郊——湘乡的东大门,属平原丘陵地带。东临湘潭古城,南与湘潭乌石接壤,北靠龙洞,总面积89.7平方公里。320国道、湘黔铁路、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韶山灌区南、北灌渠、涟水河水系成三条平行线跨越其境。辖新村、浒洲、花亭、定托、王塘、长丰、上花、大桥、杨树、新江、新塘、石江、石竹、旺兴、三湘、新研、西北、罗公桥、炭棚、向韶、向红、碧星、柘塘、田园、金星、新园、永丰、枫泉、虎涧、战鼓、横新、横洲、狮冲33个村,440个村民组,14310户,54168人,耕地45837亩。
农业综合开发前所未有,粮食亩产连续五年过吨粮,超级稻示范试点,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调优调高;生猪发展名列前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超常发展。已形成铸管井盖、建筑安装、建材陶瓷、电器开关、皮革服装、特色活鱼等支柱产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湘乡百里文化长廊首起该乡向红村,成为全省文化先进乡。广电通信,基本普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辉煌。被评为湘潭市文明小康乡镇。
4、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东郊乡东郊乡代码:410203200。2006年,辖23个村委会:郭屯村、曹门村、鲁屯村、百塔村、前台村、边村、吴娘庄村、张庄村、罗庄村、十里铺村、乡里村、宴台河村、李长庄村、后台村、大董庄村、道士房村、马湾村、刘砦村、吴砦村、焦街村、文庄村、宋门村、花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