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元墓探梅
雨中元墓探梅
探梅冒雨兴还生, 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作者:宋荦(1634—1713),清代诗人。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清顺治四年应诏侍卫禁廷,逾年考试,名列第一。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屡迁刑部郎中,出为通永道,迁山东司皋,复擢江苏总藩,升江西巡抚,调江苏巡抚。晋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致仕。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时任江苏巡抚的宋荦来到苏州光福镇西的邓尉支脉马驾山(俗呼吾家山)赏梅,极目远望,只见白梅似海,暗香浮动,天姿皎洁,冷艳如雪。遂题“香雪海”三字,镌刻在马驾山的石崖上。并赋《雨中元墓探梅》诗纪此:
背景:当时宋荦已经六十三岁,他冒雨持杖面对满山梅林,领略了“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的意境,大有所感。诗之尾联交代了题名“香雪海”的故事,可订正民间流传“香雪海”为康熙南巡时所题之误。自此,光福探梅以“香雪海”为胜地。每当早春时节,满山皆白,像坠入云海,分不清哪是云哪是花,闪闪银波,在山间流光溢彩,奇丽无比。移目远眺,山上山下,银海荡漾,红绿相间,弥漫无际。真有“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感觉。“邓尉梅花甲天下”,邓尉探梅,已成为吴地春游的主要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