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草

学名:Pilea peperomioides
别名类型:金钱草、翠屏草、一点金、镜面掌
形态特征:荨麻科冷水花属常绿多浆草本植物。株高可达35—40cm,茎粗壮,肉质,棕褐色,老茎常木 质化,节上有深褐色的托叶和叶痕;叶绿色,近圆形,直径5—8cm,肉质,有光泽,幼叶稍内卷,渐平展;叶柄呈盾状着生于叶片中央偏上部,形若举着一面面小镜,密集着生茎上,叶柄长短不一,向四周伸展,全株外观丰满圆整。
产地与习性:原产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海拔2000m左右的悬崖峭壁或岩洞阴处。性喜温暖湿润、适度遮荫的环境,在光线充足的室内也能生长良好。较为耐寒,但低于0℃即受冻害,生长适温约20℃。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与栽培:可用分株、扦插和播种法繁殖。分株:植株基部易生不定芽,抽生幼株,可于春季结合换盆分植;扦插:选生长成熟叶片,带一主脉,削成楔形,插入沙中,温度保持20℃左右,3周即可生根;播种:在原产地能够结实,可行播种繁殖。栽培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尤其夏季高温干燥时,可向叶面和周围环境喷水,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每年春季换盆。生长季节,每两周追施稀薄液肥1次。
园林用途:镜面草叶形奇特,株态优美,四季常青,在光线较好的室内,可以常年栽培观赏,适宜布置于窗台、书案、茶几或花架上;也可悬吊观赏。是室内小型观叶植物中的佳品。
仙人镜----镜面草
众所周知,镜子是人们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它可以清晰地再现你自己的形象,一般人喜欢它,爱美的姑娘更爱它,可以说是身不离镜,形影相随。说起镜面草,它虽然不是镜子,但那肥厚近圆形的肉质叶,叶柄盾状着生,很象古代仙人照面的镜子,故人们亲切地称它为镜面草。镜面草叶片深绿色,有光泽,叶的中央上方叶柄着生处有一个金黄色的圆点,故人们又称它为“一点金”。从中央向四周有辐射状叶脉,有人又叫它“金线草”。翠绿色的叶片又象圆形的屏风,云南人就普遍称它为“翠屏草”。镜面草茎杆粗壮,四周密生着很多近圆形的叶片,好像挂满了小园镜,四季常青,株高20~30厘米,植株小巧玲珑,耐人寻味。盆栽观赏,无论置于阳台、几架、书房、卧室等处,别有一番风味。若把这植于阴湿的假山上水池边,也很别致。
镜面草(Pilea peperomioides)属荨麻科冷水花属,为云南特产,主产于昆明、大理、泸水、维西等地,生于海拔800~3000米的悬崖峭壁或山箐水沟边。
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和扦插两种。每年3~5月份是分株和扦插的最好时机。镜面草为雌雄异株,花期4月,果期5~6月,在云南可以用种子播种繁殖。镜面草种子细小,播种不宜深,播深不易出苗。镜面草较耐寒,在南方室内可以安全越冬,它喜阴,应在有遮阴条件的地方养护,生长适温为15℃左右,在光照充足的温室内也生长良好。一般用作盆栽观赏。栽种时要有排水良好的腐质土拌沙。并用瓦片垫盆底,以利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