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虎纹玉璧
【年代】:明代
【尺寸】:直径8.9厘米,孔径3.2厘米
【出土地】: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天宁寺出土
【收藏地】:现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玉色】:青白玉质,坚硬细润,微有沁色
【特征】:正面高浮雕一条修长弯曲的螭虎,大头,圆眼,小耳,细脖,身躯修长,用阴刻线示眼,眉,爪及骨骼。背面减地阳起云纹,地子碾琢十分平整,云纹线条流畅。
螭虎纹玉璧

宋直径11.4厘米 孔径2.6厘米 厚O.5厘米青玉。璧呈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一面分内外两圈,内圈刻谷纹,外圈刻龙纹;一面镂雕两只对峙螭虎,一大一小,作扭身拖尾、侧首相望状,充分利用了圆璧的回转造型。现藏于南京博物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