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巨龙
泰坦巨龙(属名:Titanosaurus)又名巨龙、泰坦龙或无法龙,属名意为“泰坦的蜥蜴”,是以希腊神话中的早期神祇泰坦巨神为名。泰坦巨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化石是在1877年发现于印度的拉米塔组,地质年代为上白垩纪的马斯垂克阶。在南欧与南美洲等地也发现了泰坦巨龙的其他种。
泰坦巨龙身长为9到12公尺,重量约13公吨。泰坦巨龙属传统上是个“未分类物种集中地”,许多保存不佳,但拥有独特的脊椎生理结构的蜥脚类化石被分类到泰坦巨龙属。最初发现的泰坦巨龙化石由四肢骨头与少数脊椎骨所构成,而脊椎拥有独特的特征。然而,有更多保存良好的泰坦巨龙类标本被发现,这些标本显示泰坦巨龙属的独特特征可在许多属上见到。因为最初的泰坦巨龙标本已无法与其他近亲分辨出来,所以泰坦巨龙属目前的状态为疑名(可疑名称)。
泰坦巨龙属中最著名的种原本是柯氏泰坦巨龙(T. colberti),现已重新命名为伊希斯龙。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未分级)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属:
泰坦巨龙属Titanosaurus
Lydekker, 1877
种:1.印度泰坦巨龙T. indicus(模式种)
2.布氏泰坦巨龙 ?T. blanfordiLydekker, 1879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