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钱
Xinmangqian
新莽钱
Coins of the Xinmang Period
中国王莽“新”朝时期的货币。为了改变汉制,王
莽“新” 朝制作了多种和汉五铢不同的刀、 布和圆钱。
①在他尚未登位的居摄二年(公元7),作错刀和契刀。错
刀上部为方孔圆钱,有错金的“一刀” 2字;下部为刀
形,上有“平五千” 3字。契刀形制与错刀相同,钱上
有“契刀”2字,刀上有“五百”2字。此外还作方孔圆
钱大钱五十。这三种钱和汉的五铢钱并行。②始建国元
年 (公元9),据《汉书·王莽传》,此年禁用错刀、契
刀和五铢钱,造小钱直一与大泉五十并行,第 2年作“宝
货五品”。而《汉书·食货志》所记则与此不同,以为
是年作小钱之外,又作么钱、幼钱、壮钱,还有大布、次
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原布、幼布、么布、小
布。③据《汉书·食货志》,天风元年(公元14)罢大小
钱,作货布、货泉,而《汉书·王莽传》则以为这两种
钱是地皇元年(公元20)时铸造。目前由于缺乏有关的史
料,对于《传》、《志》记载上的歧异,还难以判断孰
是孰非。现根据新莽钱币,知道《汉书》中提到的大钱、
小钱等“钱”应作“泉”,“原布”是“序布”之误。布
币中的大布,钱文为“大布黄千”,但居延破城子出土的
汉简,简文中多次提到“大黄布”,可知当时人也可把
此钱上的钱文读为“大黄布千”大布黄千(拓片)。在
方孔圆钱中有一种布泉,不仅书法特点和莽钱相符,而
且和莽钱同出,为莽钱无疑,但不见于史书记载布泉(拓
片) 。新莽所造的各种钱币,当时普遍使用的是大泉
和货泉,故这两种钱流传下来的最多。货布、小泉、大
布、布泉较少,其他的更少,其中大部已成为稀见之品。
当时因币值贬值,出现了钱币的减重现象,如大泉的直
径应为2.8厘米左右,重约 6克,货泉的直径应为2.3厘米
左右,重约 3克,而现在所得出土品,大泉直径 1厘米
左右,重量亦不等,最轻者仅半克左右。货泉有的直径
为 1 厘米或不足 1 厘米,重量仅半克或0.2克货泉(拓
片) 。发现有铁铸的大泉、大布及铅铸还的大泉,反
映出当时币制的紊乱,也说明私铸极为盛行。
长安的锺官,是新莽主要的铸钱中心。但在地方也
设有部分铸钱作坊,如《汉书·王莽传》说始建国元年,
莽“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目前不少地方已
发现有新莽的铸钱遗址,如河南南阳、巩县和内蒙古宁
城都发现有钱范等物。宁城出土有大泉、小泉的陶质范
母,上面有“始建国元年三月,后锺官工裒造”之类铭
记,表明当时地方上用长安制作的钱范再行翻造的情景。
从各地出土的范来看,有铜、铁、石、泥四种,但以泥
范或铜范为多。铜范是用陶质范母铸成,这类范母发现
较多,其中有小泉直一、大泉五十和小布、次布、大布
等类。值得一提的是泥范叠铸法,这是一种先进的铸钱
工艺,即先用铜的范母扣出片状泥范,一范上有钱范六
或八枚,中心有一孔,范经过烘干和烧制,成为红色或
青灰色的陶制品,然后取这种范几十副重叠在一起,外
面包上草泥土,从顶面灌铜口注入铜液进行浇铸,一次
就可铸成一百几十枚铜钱。由于泥范制作细致,铸出钱
币质量也最好,加上新莽承袭了西汉晚期以来的精湛工
艺技巧,并有所改进,故铸造的钱,大多钱文清晰、书
法秀美,前人或以为新莽钱和宋钱是古钱中铸造最好的
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