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联安
廖联安安溪县尚卿乡新楼村人,1963年6月出生。在尚卿读完小学、中学课程后,于1979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取得学士学位,1986年又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被评定为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
联安从事合成方法论和唑类杀菌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研究,取得优异成果。其发明的“PP333(多效唑)的制备方法”,于1987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证书。1990年10月被选送参加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并荣获中国发明协会的铜牌奖。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及有关专家鉴定,认定该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该产品的开发,已被化工部列为“科技兴农”项目;被农业部列为“八五”至本世纪末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他先后在《植物生理学通讯》、《有机化学》、《农药》、《厦门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