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湍鸭
湍鸭

湍鸭(学名:Merganetta armata)是鸭科的一种长体鸭,见于安地斯山脉的水流湍急的河流中。通常视为钻水鸭的一种。能用坚挺的尾牵牢把住溜滑的石块,能潜入水中用狭窄柔软的喙在石下探挖昆虫幼虫。雄性头白色,有黑色眼纹和颈纹,下体由灰至黑色,雌体锈色与暗灰色相间。同许多栖鸭一样,翅膀的弯曲处均有距。

中文名称:湍鸭外文名称:torrent duck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湍鸭属

拉丁学名:

Merganetta armata

命名时间:

Gould, 1842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等级

外形特征

湍鸭
湍鸭(图2)

湍鸭身长43-45 cm,体重330-440 g。其羽色不仅应性别不同,也与6个亚种的地理分布而有差别。雄鸭的头上常见有分布复杂的黑白色条纹。对比明显的黑眼先和白眉毛,额头中间镶入一个V形的黑色条纹一直到颈部,其中两侧各加入一条黑色的眼纹。头部的其他部分和颈部为白色。胸部和两翼是深浅不一的黑褐色及灰褐色条纹,腹部黑灰色。翕和肩羽的羽毛很有特点:锋利,细长,黑色与白色的装饰中带有褐色。背部、臀部和尾巴以上是精细的灰色和黑色点斑。尾羽长灰棕色。有绿色翼镜。初级飞羽黑棕灰

湍鸭
湍鸭(图3)

色。

雌鸭最大的差异是头部,冠,脸颊和脖子,颈部以上几乎都是灰色,有非常细的网纹斑。该肩羽是长而锋利的中央部分黑色。喉,前颈部和下体颜色鲜艳,是美丽的红褐色。双翼和尾部类似的雄鸭。

湍鸭能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它们的腿很有力,并具有流线型的身子和坚挺的长尾巴。[1]

分布范围

湍鸭
湍鸭(分布图)

沿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分布,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1]

生活习性

湍鸭
湍鸭(图4)

雌雄均发出刺耳的哨声。在水面飞行时雄鸭的声音类似——'Witi',或重复或停止,其声量足以盖过湍流的水声。而雌鸭的声音象是哭泣——'quiick',更象喉音,其传播的范围较小。

湍鸭
湍鸭(图5)

频繁的出没于安第斯山脉的激流中,在急流和瀑布间裸露的岩石上和水中活动。通常高度是海拔1500至3500米,但在智利在玻利维亚甚至高达4500米。

湍鸭单独或以家庭为主沿溪流分散,常常站在岩石边,或生活在潮流中,巧妙地掠过障碍,身体和尾巴降低下来,有时爬上岩石休息。如果感到不安全就会进入水中游泳或短距离飞行到水流的另一侧。[1]

生长繁殖

湍鸭
湍鸭(图6)

配偶相对稳定和持久。繁殖季节因为不同的亚种而具很大的差异。在赤道繁殖季节很长,从7月至11月;在秘鲁繁殖发生在干旱季节,一般是7月和8月;在南半球的智利,湍鸭会在低海拔的地方筑巢,在春季即11月繁殖。雌鸭在河岸边建巢,巢隐藏在石头和树根的茂密的植被草丛中,或在树洞甚至在翠鸟旧洞中。每巢通常是3或4枚卵。孵化时间43或44天。一经孵化,这种黑白色的小鸭子就追随母鸭回到湍急的河流中进行危险旅行。小鸭具有非凡的耐力但略显经验不足,也有能力攀登岩石。[1]

亚种分化(6种)[2]

湍鸭
湍鸭(图7)

1.Merganetta armata colombiana分布于从安第斯山脉的委内瑞拉到厄瓜多尔北部。

2.Merganetta armata leucogenis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厄瓜多尔中部到秘鲁中部。

3.Merganetta armata turneri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南部。

4.Merganetta armata garleppi分布于对安第斯山脉的玻利维亚。

5.Merganetta armata berlepschi

湍鸭
湍鸭(图8)

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智利北部和阿根廷的西北部。

6.Merganetta armata armata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智利和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区。

保护等级

湍鸭
湍鸭(图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