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中已有零散记载,如《素问·刺症论》、“刺十指间”、“刺舌下两脉”等,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记载甚多,至《奇效良方》才列“奇穴”一门。经外奇穴分布比较分散,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与督脉,太阳与三焦等。其中少数腧穴,后来又补充到十四经穴,如督脉的阳关、中枢、灵台,膀胱经的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学术的发展,现代的一些新穴,诸如阑尾穴、球后穴等,亦入经外奇穴之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