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九峰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九峰镇 位于闽粤两省四县交界处,是省定工业卫星镇和漳州市重点乡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闽粤重镇”之称。境内有金、银、镍、铜、铁、铝、锌、高岭士等 1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资源丰富,区位独特,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九峰镇是闽西南最大茶叶集散地,优质白芽奇兰茶已形成规模。充分发挥“名茶之乡”的优势,舞活“茶”龙头,积极实施“边贸兴镇”发展战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闽粤边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镇有4.8万多人口,面积21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4.8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辖有25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

一、历史悠久

九峰古为杨州之域,周为七闽之地。晋至六朝,属绥安县。隋唐以降,分别隶属于漳浦县、南胜县、南靖县。明正德十三年(1518),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晋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阳明先生),向朝庭奏请,“于河头地方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立学校以易风俗”。王守仁所奏获准,划南靖县清宁、新安二里建立新县,定名平和。县治所设在河头大洋陂。此后,九峰长期是平和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9年秋,平和县城东迁小溪镇后,九峰作为“闽粤边贸重镇”和“文化古镇”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

二、人文荟萃

1928年3月8日,以朱积垒为首的中共平和县委领导上千名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暴动,攻占平和县城(九峰镇),打响八闽第一枪,为“福建暴动的先声”。

著名画家有曾天爵、曾炳阳、朱文材、朱焕其等。民间艺人有被誉为“闽南梅兰芳”的四平戏名旦曾宪乙。九峰外出经商者多,海外侨胞多和港澳台同胞多。不乏有政界、企业界和科教界知名人士。如在香港的曾莹先生、游振超先生,在台湾的朱高正先生、朱峰吟先生、朱嵩先生、曾履平博士,在美国的曾宪章博士、曾宪政博士、曾若玄博士等等。九峰经济的振兴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着他们深沉的爱心。

三、古镇风采

2003年元月,九峰镇被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平和县城隍庙、孔庙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目前,在镇区及周边现存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

四、农业优势突出

多年来,该镇立足资源优势,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培植特色产业,发展蜜柚、白芽奇兰茶种植;二是立足区域优势,提高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创建以铁观音、白芽奇兰茶为主的三坑、联峰、大芹山有机茶基地3000亩,眉山无公害生态茶园5000亩。眉山村2001年3月被美国《国际日报》誉为“漳州茶叶第一村”。

五、工业发展初具规模

有纸品加工、服装加工、水电、农产品加工、机械铸造、工艺品加工等工业企业。

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省道“官九线”和县道“秀秀线”纵贯全镇,基本实现农村等级水泥路的铺设,全镇交通便捷;110千伏变电站1座,日供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满足生活、生产大量用水;通讯设施齐全、移动、联通、电信信号覆盖全镇,有线电视也实现“村村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