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河清真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原居住在旱台上闸门的"药铺家",由地方官府安置在原为牧场的东沙河地区定居,划定30石面积的草滩,供其开垦经营。随后又有几户回族也在此定居。为了宗教生活的需要,在现寺以西约200米处建立了一座小礼拜寺。民国初期迁移到现址扩大了规模。在1938~1941年间又进行了一次扩建,"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严重破坏。1987年重新改建为"三转五"式的礼拜大殿,既保持了宫殿式古典风格,又吸收了现代建筑艺术,宏大壮丽,突兀全村。殿内可同时容纳500人礼拜。厢房南北对称,一式的砖木结构,整个寺院庄严堂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