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学

舟山中学前身为定海公学,创建于1921年,由舟山籍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先生捐资创办,是舟山市历史上最早的中等学校。在80余年的历程中,学校几经易名,1952年与定海县立中学合并为“浙江省定海县中学”,1959年改为“舟山市第一中学”,1962年定为现名。196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6年,经省教委评估,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坐落于定海城区人杰地灵的镇鳌山下,校园面积295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200平方米(其中海洋科技大楼13000平方米)。校园内既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15层海洋科技大楼,又有具有80余年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思刘堂”。校舍设施完善,教育设备先进,建有电脑室、语音室、多动能电子阅览室、报告厅、会展厅、体育馆、游泳池、图书馆、各类教室及其它各种功能的场馆,现代化教育装备齐备、先进。
学校(集团)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36名(其中本部1259 名、舟山市镇鳌学校864名,南海实验学校舟中教学点213名)。师资力量雄厚,176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51名,其中特级教师5名,市学科带头人12名,具有高级职称83名。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的3名,在读研究生3人。

80余年来,学校素有“从严求实”的校风,经历代舟中人的辛勤耕耘,教育质量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99年学校启动二次创业活动以来,高考成绩不断攀升,2001年以来高考重点率突破75%,2003年以来在全省高考前十名考生中榜上有名,2005年高考重点率又突破80%。近几年在全国、省数理化各科竞赛中获大奖的每年达到150人次以上,尤其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赛区上)独占鳌头。
近几年,学校分别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集体劳模。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舟山中学新城校区建设项目简介)
学校领导班子精干高效,团结协作,结构合理,以身作则,务实创新。学校行政内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学术委员会等6个部门及11个教研组。2005年,舟中组建教育集团,下设舟山市镇鳌学校和舟中新城分校。
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创新理念为指导,坚持“从严求实谋质量,开拓创新求发展,不断进取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师资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策略,实施“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教育战略,打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办学特色,着眼于争创“全国闻名”精品学校奋斗目标,着力于改造舟中教育生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其它改革与发展工作,谋求学校跨越式发展和新的突破。
如今,学校以跻身“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全国千所示范性名校为目标,同心同德,奋斗不息,努力向更高的层次攀登。
舟山中学2000年后成绩综述
从2000年开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高考上线率、本科率和重点率分别达99.2%、92.7%、72.9%,16人被复旦大学录取,8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人被北京大学录取,有100多人次在省、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获奖。其中陈欢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浙江队第4名,被保送清华大学。同时,数学和化学还分别获省集体优胜奖。2003年,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上线率、本科率和重点率分别达99.8%、98.2%、76.2%,1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1人被复旦大学录取,10人被上海交大录取。有2人进入省前10名,8人进入省前100名。2005年,高考重点率达82%。2006年,陈雄超同学又摘取全省高考文科状元桂冠。连续4年有学生进入全省前10名。
舟山中学新城校区位于舟山市临城街道永华村,海客道(城北路)南侧,沧海道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175339平方米(合263亩)总建筑面积8478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8610万元。
该项目于2006年确定建设方案,计划2010年8月完成大部分主要建筑并部分投入使用2011年底完成整体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