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礼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徐礼华

徐 礼 华 , 女 ,1962.09 ,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

一、主要学历

1983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1年3月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1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4年在荷兰王国IHS进修“城市规划与管理”,获结业证书。

二、主要研究领域

工程结构抗震、纤维混凝土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

三、主要任职经历

1983.07-1988.08 安徽省潜山县建筑设计室助理工程师;

1988.09-1991.03 武汉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1991.03-1993.09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测系讲师;

1993.11-1998.1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

1998.12-2000.07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0.08至今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院长。

四、主要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与纤维混凝土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加固专委会主任;湖北省建设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建设教育协会副会长;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五、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先后完成60余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完成和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智能红外线遥感技术快速探测混凝土劣化程度”、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用地球动力学方法研究大型水库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模型试验与仿真分析”等,先后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水利学报》、《工业建筑》、《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余篇。

六、主要教学工作及成果

主讲本科生课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主讲研究生课程: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结构振动控制。参与完成国家测绘局教研项目“城镇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

已出版教材:

1、(参编) 《混凝土结构》(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副主编)《砌体结构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主编) 《土木工程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副主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七、近五年的获奖情况

2000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0年获湖北省高校先进女职工称号;

2002年获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4年获获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