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炳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马炳根(1915~1947),字良耜,南汇县(现上海市南汇区)祝桥乡金星村人。马炳根6岁时,随祖父学习《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读物。8岁时入毓秀小学。高小毕业后,因母亲多病,家中经济拮据,辍学到上海学生意。1933年,经长兄介绍,到赵南石药局武汉分局任职。他白天工作,晚上进武汉正风文学院学习,在那里接触了革命书籍,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马炳根回家乡,在凉亭小学任教。1941年创办农童小学,吸收农家子弟入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常备大队十一中队中队长。部队南渡浙东,他留在地方,以伪凉亭乡伪乡长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为了积聚革命力量,他发起成立“抗日兄弟会”。1943年中共浦东工委派马炳根打入敌伪任二区区长,为了迷惑敌人,游击队演了一出“捉马”假戏:1944年夏,马炳根以区长身份召开民工大会,忽而西南方向传来两声枪声,接着传来一阵喊话:“大家不要怕,我们是五支队,是来活捉伪区长马炳根的。”他一听枪声,连忙夺路跑出会场泅水而逃。这样一来,打消了日伪的猜疑,取得了信任。这期间,他蒙受亲人的误解,忍辱负重,坚持地下革命工作,先后为部队递送过许多重要情报,掩护过不少革命同志。

日军投降后,部队北撤,组织决定让他留在家乡,坚持斗争。马炳根仍以教育工作为掩护,暗中为浦东护丁总队向地方大户筹措军粮。1947年阴历四月初一,不幸被捕。当晚,就义于四团关帝庙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