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进

戴进(公元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
宣德间(公元1426—1435)官直仁殿待诏,绘画临摹精博,得唐宋诸家之妙,故道释、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兽等,无所不工。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后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其山水源出李唐、马远、夏圭,技巧纵横,画风健拔,一变南宋浑厚沉郁的风格,画神像、花鸟,都极精致。他画人物远师吴道子、李龙眠,创蚕头鼠尾描,行笔顿挫,笔法豪放。其画风风靡于当时吴伟、张路、王世祥、方钺、戴泉、夏芷、何适、谢宾举、谢时臣、汪肇、蒋嵩、夏蔡等多人,皆承其画风,而形成“浙派”。山水师马远、夏圭,并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劲苍润;人物佛像能变通运笔;顿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别具格调。画在明中叶影响较大,是“浙派”创始人。
擅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宋元,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人物画师法唐宋传统,兼长二笔、写意。人物画主要题材有神仙道释、历史故事、名人隐士、樵夫渔父等,所画神像的威仪,鬼怪的勇猛,衣纹的设色,均驾轻就熟。工笔用铁线描和兰叶描,写意从马远变化而来,笔墨简括。花鸟画工笔、写意、没骨兼长。戴进的绘画在当时影响极大,追随者甚众,人称浙派,成为明代前期画坛主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归田祝寿图》、《葵石峡蝶图》、《三鹭图》等传世。子戴泉、女戴氏、婿王世祥等皆善画,能传其法。
小时候当过铸造金银器的工匠,制作出的钗花、人物、花鸟,技艺精湛,很有名气。后来改学习绘画,年轻时就很有影响。宣德时期被推荐入宫,戴进在首都不受重视,受到排挤,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 戴进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山水、神像、人物、走兽,没有不精通的。早年学画非常刻苦,由于临摹古人作品很多,所以戴进的传统笔墨功夫很好。戴进创作没有被传统所束缚,他的画用笔流畅,逐渐形成自己风格。他的山水画,主要吸收南宋时期的马远、夏圭风格,但也吸取北宋时期的李成和范宽。戴进的人物画主要题材有神仙、历史故事、名人隐士等,所画神像的威仪,鬼怪的勇猛,衣纹的设色,都很熟练。他画衣纹常用铁线描和兰叶描,有时用丁头鼠尾描,行笔顿挫有力。戴进的花卉、花果,画的也非常精彩,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形式。 戴进的作品在明代中期被大众认为是经典艺术,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据美术史记载,受到戴进画风影响的除了他儿子戴泉、女婿王世祥以外,还有夏芷、夏葵、方钺、仲昂,以后又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戴进的画风盛行一时,在宫廷内外特别是江浙地区影响很大,形成独具特色的流派,画史称作“浙派”,而戴进作为浙派的创始人,很受人们的重视和赞誉。
生平据传,戴进原来是位做首饰的锻工。有一次,他去一家熔金铺,看到自己制作的首饰被人玩腻了,拿去熔掉,感到很伤心。于是改学绘画。 有一次,戴进由钱塘(杭州)到金陵(南京)办事,带了很多行李,于是就找了个挑夫挑着,但由于街上人多,走了不久,两人便失散了,戴进找不到挑夫,挑夫也找不到戴进。于是他凭着记忆,画了一幅挑夫的肖像画,到挑夫集中的地方去问,众挑夫一看,很快就认出了这幅肖像画的是谁,终于帮助画家找到了那位挑夫,取回了行李。 由于戴进画艺高超,后被召进皇宫画院。当时,画院受宠的画师有李在、倪端、谢环、石锐等。这些画师一见戴进的作品,都觉得戴的水平在自己之上,个个都很妒忌。 传说有一次,明宣宗召集画家,要每人献上一幅新作品,戴进便呈上一幅刚刚画好的《秋江独钓图》,画面上画了一个穿红袍的人在水边垂钓。画师谢环知道机会来了,进谗于皇帝,说图中的渔翁穿红袍,分明是讥讽朝廷大臣不务政事。本来,宣宗刚看到这幅作品时,心中还很是称赞,经谢环如此一说,竟然相信,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戴进逐出了画院。 关于戴进被谗一事有多种说法。通常认为是被谢环所谗。学者郎瑛(明)在其《七修续稿》中记述更为详尽:“宣宗召画院天台谢廷循(即谢环)评品戴进所进图画,初展《春》、《夏》。谢说:非臣所及。到《秋景》,谢忌妒心起,沉默不语。皇上问其何故?谢说:屈原当年遇昏主投江,今画渔父,有不逊之意。皇上没言语。再展《冬景》,谢说:七贤过关,是乱世啊!皇上勃然大怒,说:可斩!戴文进(即戴进)和他的徒弟夏芷在庆寿寺僧房饮酒,夏芷把僧人灌醉,窃其度牒,削师头发,夜半出逃,归隐杭州。” 戴进一生是悲惨的,皆因小人进谗。小人杀人不见血,信乎?悲哉!
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