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原位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owen 于1912年首先描述此病,故又称Bowen病。有学者报道,本病好发于60~70岁,男女之比为0.8~1.2:1,部位以头颈部最多见,占44%~54%。亦可发生于手、躯干、臀部、肛门及生殖道粘膜、口腔粘膜及甲床等处。

发生在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者约占72%,多为单发,亦可有2~3个病灶,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稍隆起的皮损,表面有许多脱屑及痂皮,病灶逐渐扩大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环状丘疹,覆以棕色或灰色厚痂,不易脱落,若强行剥离,则显露出细颗粒状或细乳头状湿润面,局部有轻微刺痛感。病程发展缓慢,可持续5~35年不等,很少发生溃疡,有20%~30%可演变成浸润癌,约20%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皮肤原位癌合并有其他器官癌瘤者则预后较差。

验方偏方

验方:

①板兰根120g,银花9g,连翘9g,皂刺9g。每日1剂,煎2次分眼。

疗效:按本方f台疗多例,疗效显著,1例服药2.5个月治愈。

②蟾酥软膏:蟾酥10g,溶于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软膏40g,配成20%蟾酥软膏外敷,一般用药3天,癌组织开始脱落,约18天基本愈合。

疗效:青岛白求恩医院用此方治愈皮肤癌13例。

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制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黄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