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洋村
1、福建福建省福安市康厝乡湖洋村行政隶属与位置:湖洋行政村由湖头自然村与罗洋自然村组成。于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由周宁黄浦迁入至今361年;位于康厝乡政府所在地正南方距离14公里,海拔568米;文化遗产神明宫一座西向东,面积360平方米;林氏宗祠一座坐北向南,面积310平方米。
村落与居民:全村200余户,人口1130多人。辖有湖头、罗洋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田910亩,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山林地面积6000多亩。
村风村貌:解放前,林炳基例授大学生,民国17年曾任福建省水上公安局宁属北岛东冲区处长,清查土匪保卫鱼商赠加管理员;林启泰任梧桐苏维埃政府主席;林白妹任湖西乡主席,被国民党当局所捕,光荣牺牲;全村共有老革命13余名曾任通讯员、联络员等职。解放后,该村1949年成立湖洋乡农会,管辖界竹、赤路、湖洋、罗洋、长坝头、杜家洋、小庄、岗后共计8个行政村。
全村解放以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先后为部队输送许多优秀青年。被高等院校录取武术教授1人,研究生2人,大学生10余名,大专生20多人,参加工作人员30多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3人,自解放至今村民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被县评为老区红点户村。
物产经济:湖洋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生姜、茶叶、茭白全村有大量青年有外出办企业,其中在上海、广东等地从事钢材建筑人员50多人。于省地质探察工程队20余人。为全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村内有茶叶精制加工厂1家。
2、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迳头乡湖洋村湖洋村位于迳头镇东部,在佛冈县城东北21公里。属迳头乡。明末建村。因昔此处为低洼的沼泽地而得名。湖洋村面积16.47平方公里,总人口2096人。全村有村民小组17个,党支部有党员42名,支委3名。
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社硎乡湖洋村【隶属与位置】湖洋村位于社硎乡东南部,东临柳溪,西与社硎厝洋村交界,南与书峰兰石村接壤,北接象溪园宅村,是社硎乡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华社公路贯穿境内,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捷。
【村落与居民】湖洋村辖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近2000人。
【资源与经济】湖洋村有土地面积13480亩,其中山地面积12280亩,农田旱地1200亩,现有林地面积5000亩,其中毛竹林1000亩,枇杷等果树2000多亩,还有宜林地2000亩。地下还有储量较大的高岭土等矿产资源[1]。
4、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湖洋村湖洋村位于张家镇北面,和二塘镇交界,省道323线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全村720户3250人,分为6个自然村,有劳动力1500多人,耕地面积2120亩,人均0.7亩。
全村现有村干部5名(其中1名为政府聘用的干部),村干部中高中文化程度2人,初中3人,平均年龄为44.2岁。村党支部设有党小组4个,共有党员80名,其中男67名,女13名,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以上22人,初中文化程度37人,小学文化程度21人;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5人,36岁至59岁52人,60岁以上23人。
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为主,主要作物有葡萄、马蹄、柑橘、桃李、水稻、制种,农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其中老村、新村主要以“水稻——马蹄”模式为主,横木 岭、全龙榨主要以种植葡萄、柑橙为主,水浸坪、龙坪以“水稻——制种——蔬菜”模式为主,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全村经济生态发展的模式和品牌,近年来已基本 实现了生态农业现象,沿国道线上的水浸坪、龙坪、全隆榨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并且涌现出了一批个体户,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全村种植作物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面积达500多亩,年产量80多万公斤,已经形成葡萄规模种植和销售一条龙,全村人均收入3022元,其中农业收入2417元,占全年80%。有305户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238户开通了程控电话,600多人带上了手机,95%的户架通了闭路电视,拥有摩托车的户有280多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