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约2/3的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蛋白尿,半数左右伴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的状况也是决定本病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发病机制】
1.轻链蛋白肾毒性作用 由于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过多的轻链蛋白,尿中出现Bence—Jone蛋白(轻链蛋白),在肾小管内凝聚,可堵塞肾小管。另外,轻链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后,在溶酶体内降解产生毒性,引起肾小管损害。
2.高钙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存在高钙血症,钙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可加重轻链引起的肾小管病变。
3.高尿酸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酸代谢增强,血尿酸增高,尤其化疗后肿瘤组织破坏,血尿酸会更高。
4.肾淀粉样变。
5.高黏滞血症。
6.骨髓瘤细胞直接浸润等。
7.尿路感染。
【病理】“骨髓瘤肾病”为特征性病理改变。肾小管内可见管型形成,组织巨细胞反应和肾小管萎缩。近曲小管细胞内可见小滴状结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常明显扩张。其中充满由轻链蛋白组成的嗜酸性、透明并呈层板状的管型,肾间质呈不同程度的萎缩或纤维化。而肾小球形态通常正常。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肾外表现
(1)全身骨痛:早期主要症状,可有骨质破坏,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
(2)感染:免疫球蛋白明显减少,T细胞亚群失调等,极易继发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甚至出现败血症。
(3)贫血及出血倾向:骨髓瘤细胞浸润,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出现贫血。由于血小板减少,M蛋白包裹血小板表面等原因,患者有出血倾向,如鼻及齿龈出血等。
(4)血黏度过高:部分患者血浆M蛋白增多,产生高黏滞血症,血管内血流缓慢,组织淤血、缺氧,患者常有头晕、眼花、视力障碍甚至昏迷。
(5)高钙血症:恶心;呕吐、脱水、意识障碍等。
(6)其他:①部分有冷球蛋白血症者还可有遇冷后四肢麻木、青紫甚至发生雷诺(Raynaud)现象等症状。②浆细胞骨髓外浸润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2.肾脏表现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
(1)肾病综合征:多见于伴有‘肾淀粉样变者,血胆固醇常不增高。
(2)急性肾功能衰竭:多由于下列原因诱发:①各种原因(如腹泻、呕吐、利尿等)引起的脱水及血容量不足。②原有高尿酸血症,化疗后血尿酸急剧增高。③严重感染。④肾毒性药物的使用(见第七十九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3)慢性肾功能衰竭:见第八十章慢性肾功能衰竭。
(4)肾小管功能不全:①近曲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Fanco-ni综合征(见第七十三章Fanconi综合征)。②远曲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肾性尿崩症(见第三十六章肾性尿崩症)。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1)血常规:大多数为中度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晚期全血细胞可减少。血涂片见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
(2)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多在100mm/h以上。
(3)血清蛋白异常:高球蛋白血症,白/球比例倒置。在8、7或α球蛋白间发现单株异常蛋白区带(M带)。
(4)血生化检查:①血钙增高。②血尿酸增高。③肾功能不全时BUN、Scr增高。④碱性磷酸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2.尿液检查 尿中可见大量蛋白和管型,25%~50%患者尿中可出现凝溶蛋白。尿蛋白电泳可属к型或λ型。
3.骨髓检查 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可占6%~96%。其特点是:①细胞大小不一,有时可见巨型、多核骨髓瘤细胞。②核染色质细致,并有1~2个核仁。③胞质着色异常,可见“火焰细胞”,“桑葚状细胞”及“葡萄状细胞”。核周围淡染区常不明显或消失,可含少量嗜苯胺蓝颗粒或空泡。
(三)特殊检查
X线检查,可见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现象及病理性骨折。其特点:①典型溶骨性病变为凿孔状、虫蚀状或小囊状破坏性病灶,常见于骨盆、肋骨、颅骨及腰椎等处。②骨质疏松以脊柱及盆骨多见。③病理性骨折常发生在肋骨、脊柱及胸骨等处。
(四)诊断标准
凡临床上遇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慢性肾病,伴有明显骨病或重度贫血而无高血压、水肿和视网膜病变者,特别是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钙、血浆球蛋白升高时,应警惕本病。
(1)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
(2)溶骨性损害。
(3)骨髓瘤细胞,骨髓涂片上至少有超过15%的形态不正常。
三项中至少两项阳性,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在此基础上出现蛋白尿、尿Bence-Jone蛋白阳性,BUN增高等可诊断为骨髓瘤肾病。
(五)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肾损害鉴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肾损害可有骨骼损害、高钙血症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但其血浆蛋白电泳正常,无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碱性磷酸酶常增高,骨穿检查无骨髓瘤细胞。
【治疗】
1.一般治疗给予低钙、富含草酸、磷酸盐的饮食,以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必要时口服磷酸盐3~6g/d;同时充分水化并利尿,以纠正高钙血症。
2.骨髓瘤治疗可给予化疗或放疗以达缓解。
化疗方案:目前采用联合化疗,可用M2方案:
(1)卡莫司汀(carmustine):0.5~1.0mg/kg,静脉注射,第1天。
(2)环磷酰胺(CTX):10mg/kg,静脉注射,第1天。
(3)苯丙氨酸氮芥(phenylalanine mustard):0.1mg/(kg?d)口服,第1~7天
(4)泼尼松(prednison):lmg/(kg?d),口服,第1~14天。
(5)长春新碱(vincrstin):0.03mg/kg静脉注射第21天,每隔35天重复1次。
3.预防肾病
(1)肾功能不全出现前,应鼓励多饮水,维持尿量>3L/d。适当服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防止异常蛋白质肾小管沉积。
(2)避免静脉肾盂造影和适用肾毒性药物。
(3)纠正高钙血症。
(4)定期做尿细胞计数,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并发的尿路感染。
(5)用化疗药物前先检测尿酸的浓度,升高者先用别嘌醇。
4.肾病治疗主要通过化疗使多发性骨髓瘤缓解,其他的治疗与原发性肾脏疾病的治疗相同,肾功能衰竭时,可行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有助于部分清除体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首选。
【预后】
对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生存期较长,部分患者可存活7~8年或更长时间。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肾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