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暹
杜暹(?--740)唐玄宗宰相。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曾任郑尉,大理平事、监察御史、给事中、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等职,在任安抚将士,不怕勤苦,清廉有节,颇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拜相,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廉洁著称。后因与宰相李元绂不和而被免相,左迁荆州长史。后又任魏州刺史、太原尹、礼部尚书等职,封魏县侯。开元十八年卒,谥号贞孝。
唐开元四年(716年),杜暹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百官。当时,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具体管理西北边境各民族事宜。开元初,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镇守使刘遐等不和。他们互相攻击,并各自上奏朝廷指责对方。朝廷为了澄清事实,就命杜暹前往调查。
杜暹接到诏命后,立即前往安西,并先到西突厥调查。西突 厥见朝廷派杜暹到来,就设宴盛情款待,宴席间拿出很多金子作为见面礼物赠送给杜暹。杜暹见到金子再三推让不肯接受。跟随杜暹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就委婉地对杜暹说:“您来到这样边远的地区,不可失去当地人民的情谊。”劝他把所赠的金子收下。杜暹不得已暂时接受了这些赠金。席尽人散,夜深人静时,杜暹命人悄悄地把赠金埋在自己所住帐篷的幕帐下。几天后,杜暹离开了这里,行至半路,用公文通知赠金的突厥人,指令他们将埋藏在幕帐下的金子收回。那些人接到公文非常吃惊,于是赶忙派人追赶杜暹,但一直深入到茫茫的沙漠中也没有赶上。
杜暹到安西调查返京。安西方面,副都护郭虔璀后来死于任中,接替他的张孝嵩也任满迁为太原尹。因上次杜暹出使安西退还赠金的事,在当地突厥与其他各族人民的心中留下了至深难忘的印象,对杜暹的清廉非常敬慕,所以希望杜暹到安西任职。张孝嵩把当地人民这种心情奏明朝廷。朝廷见此,特任命杜暹为安西副都护。此后,杜暹在安西任职四年,他“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欢心。”